• 繁 简
  • EN
  • 搜索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介绍
    • 港大医疗系统
    • 组织架构
    • 管理团队
    • 新闻中心
    • 公益慈善
    • 发展历程
    • 高水平·高质量
  • 医疗服务
    • 科室介绍
      • 心血管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心血管综合内科(含胸痛中心)
        • 心脏大血管外科(含体外辅助循环)
        • 心律失常科
        • 心血管重症监护科
        • 心功能检查科
      • 神经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神经外科
        • 疼痛科
        • 神经内科(含卒中中心)
      • 肿瘤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放射治疗科
        • 综合肿瘤科
        • 胸部肿瘤科
        • 头颈与消化肿瘤科
      • 骨科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脊柱外科
        • 小儿骨科
        •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 创伤及综合骨科(含肿瘤、足踝)
      • 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生殖医学科
        • 产前诊断科
      • 内科部
        • 科室介绍
        • 呼吸内科
        • 消化内科
        • 肾内科
        • 血液内科
        • 内分泌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皮肤科
      • 外科部
        • 科室介绍
        • 肝胆胰外科
        • 胃肠外科
        • 甲状腺与血管外科
        • 乳腺与整形外科
        • 泌尿外科
        • 胸外科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妇产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妇科
        • 产科
      • 儿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儿科
        • 新生儿科
      • 重症医学部
      • 中医部
      • 急诊医学部
      • 眼科医学部
      • 口腔医学部
      • 全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全科
        • 健康管理科
      • 麻醉医学部
      • 医学影像部
        • 科室介绍
        • 核医学科
        • 介入科
        • 放射诊断科
        • 超声医学科
      • 检验医学部
      • 感染性疾病医学部
      • 药学部
      • 营养医学部
      • 康复医学部
        • 物理治疗科
        • 言语治疗科
        • 作业治疗科
        • 心脏康复科
      • 康复中心
      • 体检中心
      • 内镜中心
    • 护理服务
      • 护理服务主页
      • 团队建设
      • 精彩护理
      • 护理天地
      • 学术活动
    • 社区医疗
      • 社区医疗主页
      • 社康中心概况
      • 就医指南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主页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 服务介绍
      • 产科
      • 内镜服务
      • 儿科
      • 康复中心
      • 生殖医学专科
      • 高端健康管理
      • 心理门诊
      • 保险服务
    • 专家团队
      • 心血管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心血管综合内科(含胸痛中心)
        • 心脏大血管外科(含体外辅助循环)
        • 心律失常科
        • 心血管重症监护科
        • 心功能检查科
      • 神经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神经内科
        • 神经外科
        • 疼痛科
      • 肿瘤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放射治疗科
        • 综合肿瘤科
        • 胸部肿瘤科
        • 头颈与消化肿瘤科
      • 骨科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脊柱外科
        • 小儿骨科
        •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 创伤及综合骨科(含肿瘤、足踝)
      • 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生殖医学科
        • 产前诊断科
      • 内科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呼吸内科
        • 消化内科
        • 肾内科
        • 血液内科
        • 内分泌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皮肤科
      • 外科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肝胆胰外科
        • 胃肠外科
        • 甲状腺与血管外科
        • 乳腺与整形外科
        • 泌尿外科
        • 胸外科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妇产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妇科
        • 产科
      • 儿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儿科
        • 新生儿科
      • 中医部
          ​ ​
        • 科室快讯
      • 急诊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眼科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口腔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全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全科
        • 健康管理科
        • 临床心理治疗
      • 麻醉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医学影像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核医学科
        • 介入科
        • 超声医学科
      • 营养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康复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物理治疗科
        • 言语治疗科
        • 作业治疗科
        • 心脏康复科
      • 康复中心
      • 内镜中心
          ​ ​
        • 科室快讯
      • 感染性疾病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检验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科普宣传
    • 环境设施
      • 环境设施
      • 保险合作机构
    • 联系我们
  • 科研创新
    • 科研创新主页
    • 科研动态
    • 临床研究
    • 三名工程
      • 生殖医学团队
      • 肿瘤治疗团队
      • 综合性气道疾病团队
      • 脊柱性病变团队
      • 肝脏移植团队
      • 感染性疾病团队
      • 极高危新生儿团队
      • 心血管影像精准医学团队
      • 胸外科团队
      • 创伤救治团队
    • 重点专科
      • 骨科
      • 小儿成骨不全
      • 综合肿瘤科
      • 生殖医学科
      • 心血管综合内科
      • 中医脑病科
    • 博士后工作站
    • 科研平台
    • 临床试验机构
    • 伦理委员会
  • 教学培训
    • 教学培训主页
    • 信息公告
    • 院校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
    • 继续医学教育
    • 临床技能培训及会议中心
  • 湾区融合
    • 湾区融合主页
    • 跨境直通救护车
    • 香港长者医疗券
    • 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
    • 医健通
    •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
    • 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
    • 港澳药械通
  • 就医指南
    • 就医指南主页
    • 预约挂号
    • 就医须知
    • MDT诊疗模式
    • 常见问题
    • 医保物价
    • 便民服务
    • 医院导航
    • 交通指南
    • 病人关系科
    • 健康宣教
  • 医院公告
    • 院务公告
    • 门诊公告
    • 采购公告
      • 医疗采购
        • 医疗设备
        • 医用耗材
      • 非医疗采购
        • 服务类
        • 货物类
        • 工程类
        • 其它
      • 2022年前招标公告
  • 党群园地
    • 党建动态
    • 清廉阵地
    • 工会之家
    • 青春驿站
    • 巾帼风采
  •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医院介绍
    • 港大医疗系统
    • 组织架构
    • 管理团队
    • 新闻中心
    • 公益慈善
    • 发展历程
    • 高水平·高质量
  • 医疗服务
    • 科室介绍
    • 护理服务
    • 社区医疗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 服务介绍
    • 专家团队
    • 科普宣传
    • 环境设施
    • 联系我们
  • 科研创新
    • 科研动态
    • 临床研究
    • 三名工程
    • 重点专科
    • 博士后工作站
    • 科研平台
    • 临床试验机构
    • 伦理委员会
  • 教学培训
    • 信息公告
    • 院校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
    • 继续医学教育
    • 临床技能培训及会议中心
  • 湾区融合
    • 跨境直通救护车
    • 香港长者医疗券
    • 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
    • 医健通
    •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
    • 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
    • 港澳药械通
  • 就医指南
    • 预约挂号
    • 就医须知
    • MDT诊疗模式
    • 常见问题
    • 医保物价
    • 便民服务
    • 医院导航
    • 交通指南
    • 病人关系科
    • 健康宣教
  • 医院公告
    • 院务公告
    • 门诊公告
    • 采购公告
  • 党群园地
    • 党建动态
    • 清廉阵地
    • 工会之家
    • 青春驿站
    • 巾帼风采
  •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预约服务

病人约章

就医指南

交通指南

投诉与建议

Tel: +86-755-86913119

E-mail: pro@hku-szh.org

咨询与服务

深圳:0755-86913388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8:00-17:30;周六、周日8:00-12:30,14:00-17:30;公共假期除外)

香港:+852-67053932

+852-53089332(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8:00-12:30,14:00-17:30;周六、周日及公共假期除外)

E-mail: imc@hku-szh.org

联系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白石路与侨城东路交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08:00-12:30,14:00-17:30(法定假期除外)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09/11

2025

光明未来 双星护航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 & 深圳市眼科医院白内障专家联袂巨献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眼科与深圳市眼科医院权威合作,整合两地顶尖专家资源,汇聚超十万台手术经验,集临床精湛技术、科研创新及国际视野于一体,为您提供从常规到疑难复杂白内障的一站式、个性化高端诊疗服务。五星专家汇聚,双院强强联手(排名不分先后)冯其高 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近40年白内障专研,累计完成手术超十万台,精通复杂白内障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刘欣华 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擅长各类疑难复杂白内障手术,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领域具深厚造诣。曾琨 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精通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及复杂晶状体手术。孙良南 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专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与多功能人工晶体植入。任亚琳 主任医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顾问医生多年眼科临床经验,精通各类眼科手术,尤其擅长各类类型白内障手术,提供高水准个性化治疗方案。精准医疗·顶尖技术融合我们以领先设备与跨院协作为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疗”:1、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更小创伤、更快恢复;2、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一并解决白内障、近视、远视散光、老花,重塑优质视觉;3、复杂病例处理:对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等疑难白内障具备丰富手术经验;4、精准术前评估:依托先进影像科技,为每位患者定制手术方案;5、高端人工晶体选择:提供多焦、连续视程、散光矫正等多种功能性晶体;6、双院无缝协作:专家团队联合诊疗,流程高效顺畅就医体验全面提升。国际医疗中心·优势服务1、三语服务(英/粤/普)+国际保险直付,港澳与外籍人士安心首选;2、全球顶尖手术设备+全系列高端晶体,同步国际技术标准;3、预约制、一对一导诊、独立手术室、VIP病房--全程尊贵体验。联系我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开启清晰新“视”界!电话:0755-86913388(深圳)+852-67053932、+852-53089332(香港)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7:30周六、日 8:00-12:30,14:00-17:30(法定假日除外).

08/06

2025

8个“养眼”运动,你挑哪个?暑假带娃动起来!

       暑假一到,娃的眼睛是不是也开启了,无规律作息?黑眼圈比熊猫还浓……这个暑假,咱不当“宅家近视党”,一起解锁“护眼运动王者”!      眼科专家如是说——近视防控适合选择能让眼睛远眺、放松睫状肌,且对眼部压力较小的运动,优选推荐户外运动。坚持户外运动是防控近视的有效方式之一,建议每天保证1-2小时户外时间,让眼睛多接触自然光和远方景物。      打羽毛球能防“电子沉迷”?放风筝是“视力外挂”?连发呆看云都能攒“护眼积分”!科学护眼,快乐加倍!快跟着小编一起解锁“不费眼”运动清单,8个“养眼”运动随便选,让你的眼睛开启“度假模式”吧!No.1 跑步     跑步在开阔的户外进行,目光需不断关注远方路况,能有效放松眼部肌肉,同时阳光照射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No.2 骑行     骑行时,眼睛需要注视前方道路,留意周围交通状况和自然景色。根据不同距离和景物不断调整焦距,有助于锻炼眼睛调节能力,同时骑行时的微风让身心放松,心情愉悦。No.3 登山/徒步     登山过程中,视线在脚下山路和远方风景之间不停切换,既能看近进行细节观察,又能远眺放松,使眼部肌肉得到充分活动和调节。行走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视野开阔,眼睛可以自由地眺望远方,欣赏周围的山水景色,让睫状肌得到充分休息,减轻眼疲劳。No.4 打羽毛球     来回飞动的羽毛球,吸引着目光跟随飞舞,眼睛需要跟随球的快速移动调整焦距,锻炼眼部调节能力,户外环境更利于近视防控。No.5 打乒乓球     乒乓球,球体小、速度快、落点变化多,打球时眼睛需随时关注小球轨迹,视线高速切换,频繁调节焦点,能有效缓解视疲劳,锻炼睫状肌。 No.6 打篮球     运动员在场上不断奔跑、传球、投篮,远近视角快速切换,有助于锻炼眼肌的协调性。而且篮球运动通常在开阔的户外场地进行,充足的光线和较大的空间能减少用眼负担。No.7 踢足球     户外足球场地青草茵茵,场地开阔,球员需要时刻观察场上局势,追踪球和队友、对手的位置。眼睛快速反应,同时也能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No.8 放风筝     放风筝时,眼睛会自动跟随风筝切换为远视模式,可减轻睫状肌紧张,有效缓解眼疲劳、放松眼睛。同时在户外开阔空间进行,玩耍的同时能充分享受自然光照。国际医疗中心眼科医学部咨询电话:0755-86913388或扫码添加国际部预约二维码.

07/25

2025

中医科贾竑晓教授七月出诊安排

贾竑晓教授       国家中医神志病重点学科和专科学术带头人,第七届、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中医睡眠情志病领域享有盛誉。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登峰人才。       贾竑晓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早期精神病识别干预工作和人格解体的识别干预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精神症状五神藏辨治体系”,在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前驱期、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形成特色,擅长用益肾平肝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升阳开郁治疗抑郁症,益阴调阳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调肝魂强肺魄治疗精神障碍,养阴清热减毒法治疗精神药物不良反等,并取得显著疗效,对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3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主编著作8部,获得国家专利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牵头制定和发布行业指南和专家共识13项。贾竑晓教授七月出诊安排:贾竑晓教授 出诊时间:2025年7月28日(周一)下午、7月29日(周二)上午、7月30日(周三)上午(以具体安排为准)。       贾竑晓教授是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志病领域的领军人物,拥有北京大学精神病及精神卫生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双学位,并师承多位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和西医皆有较高学术造诣。      他深耕临床30余年,创建 “精神症状五神藏辨治体系”,将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神经心理学深度融合,开创了中西医结合辨治情志病的新模式。贾竑晓教授核心学术专长:1. 从五神藏理论治失眠       将失眠分为“入睡困难”“睡眠轻浅”“早醒多梦”三大类,分别对应心、脾、肺、肾、肝的脏腑功能失调,并精准配伍经典方剂(如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临床疗效显著。 2. 从五神藏理论辨治情志异常       创建了“精神症状五神藏辨治体系”,总结出升阳开郁法治疗抑郁症、益肾平虑法治疗焦虑障碍、养阴调阳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五运六气防治心境障碍复发、调肝魂和强肺魄治疗各种情志异常,在相关情志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形成特色且有较好疗效。       典型应用:针对抑郁症“肾阳郁遏”,以温肾解郁方(菟丝子、川芎等)升发阳气;针对躁狂症“阴虚火炽”,以清肝镇魂方(石膏、珍珠母等)平衡阴阳。 3.擅用经方从方机相应治疗内科妇科等各科杂病       在继承妇科国医大师柴松岩、内科国家名老中医王文友和王焕禄临床经验基础上,深研经方,在方证相应基础上,从方机相应拓展经方应用范围,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和皮科等各科杂病,常取得很好疗效。4.中西医协同增效       针对难治性精神疾病(如难治性抑郁症)和精神药物药物不良反应,采用中药减毒增效,如联合针灸缓解抗抑郁药导致的肥胖、闭经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临床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30%以上药物反应不佳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预约方式:▪ 咨询电话:0755-86913388▪ 预约门诊:预约国际医疗中心中医科门诊 ▪ 出诊地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门诊V栋1楼 ▪ 温馨提示:首次就诊可提前咨询,登记相关信息后可进一步安排 .

07/24

2025

港人腰疾疼痛如“刀扎” 在深圳成功“翻修”

       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疼痛折磨的香港患者李生(化名),在外院腰椎手术后,症状短期内复发加剧,近日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通过椎间孔镜微创手术,重获“无痛人生”。腰部“刀扎般”疼痛港人深圳寻医遇转机           港大深圳医院脊柱外科吴太林医生接诊李生后,发现其腰间有一道5cm的手术刀口,原来李生在2025年1月因为剧烈腰痛伴左下肢“刀扎般”疼痛,行动严重受限,站立和坐下都十分困难,在外地医院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接受了传统的腰椎开窗手术。       术后疼痛稍有减轻,但很快症状复发且持续加重。      李生告知他尝试过多种保守治疗方式,但左下肢疼痛依然如影随形,毫无缓解迹象。     “我嘅朋友见到我咁样,就建议我去深圳试下,其实第一次手术之前我就好想来深圳睇医生,身边朋友一直推荐,但嗰阵时我已经痛到完全行唔到路。”。六月底,李生转赴港大深圳医院脊柱外科问诊。          脊柱外科吴太林医生接诊李生后,经过详细专科查体和仔细阅片后告诉李生:“腰4/5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很明确,进行椎间孔镜手术可以解决你的疼痛问题。”      随即将他的病历和脊柱外科范德刚副顾问医生讨论,李生终于看到转机。侧方入路巧避粘连“雷区”局部麻醉手术实时“体验”          范德刚副顾问医生曾在全国知名的大型三甲医院任职,从事骨科工作30余年,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全面评估李生病情后,范德刚副顾问医生说:“患者经过一次后路腰椎手术,术后神经粘连严重,不仅极大增加本次手术难度,更面临极高的神经损伤风险。”针对此难点,团队制定出周密规划:果断放弃原后路入路,采用侧方入路,开一个约1cm的微小切口,犹如精准导航般巧妙“绕开”神经粘连的“雷区”。          7月初上午9时,范德刚副顾问医生团队为李生精心制定的手术方案——局部麻醉下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正式开展。局部麻醉下李生全程保持清醒。“这次手术感受很特别,起初还有一点紧张,手术中能感受到医生们的谨慎操作,也能听到专业对话,后面就不担心了。”范德刚副顾问医生(右)和吴太林医生(中)在手术过程中       手术圆满成功,历时约两小时。术后,李生无需放置引流管,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尝试下地走路。经过脊柱外科护理团队规范、多维度康复管理,李生手术次日便顺利出院了,困扰多时的剧痛已几乎消失。李生感慨地说:“原以为在手术室可能是麻药的功效所以不痛,没想到术后几天依旧没有什么痛感。从痛到坐立难安,到手术室就能轻松站立,这样的变化像梦一样。”重视脊柱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脊柱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范德刚副顾问医生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可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如症状较轻时可卧床休息,理疗、牵引等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的回纳,症状严重时则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他提醒市民,保持良好的坐姿和运动习惯,尽量避免或延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现。术后,范德刚副顾问医生为李生查体,李生恢复良好       “病人为先”是港大深圳医院的理念,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汇聚了国际国内骨科医学专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和学科领域专业技术,为大湾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和人文服务,不断提升湾区居民的健康福祉。.

07/22

2025

眼球突出≠天生大眼!警惕这种‘伪颜值福利’"

       当甲状腺功能失调时,你的眼睛可能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免疫风暴",眼球逐渐突出,眼皮无法闭合,视物重影甚至视力骤降...这很可能是甲状腺相关眼病(TED)在作祟!什么是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又称Graves眼病),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在成人眼眶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眼眶组织,导致眼球周围肌肉和脂肪组织炎症性增生,引发一系列眼部病变。       作为甲状腺疾病的"连锁反应"之一,TED不仅影响外观,更可能威胁视力功能,需早期识别与干预。据统计,约25%~50%的甲亢患者会并发此病,由于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许多患者延误了治疗。有约5%-6%的患者发展为严重的眼眶疾患,表现为进行性突眼、严重的软组织征、体积增大和肌肉病变,给患者带来外貌上的改变,眼睛功能的退化,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治疗新路径       传统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对眼球突出症状、视力恢复及复视的改善作用有限。近年来,随着对甲状腺眼病(TE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药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020年,美国FDA批准替妥尤单抗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ED)。2025年3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获批上市。       作为一种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是中国目前唯一获批能够逆转甲状腺突眼的无创突破性疗法,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眼病(TED)患者采用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治疗24周后,突眼回退≥2mm的应答率达到85.8%,相关炎症和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获授牌       2025年7月5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粤港澳甲状腺眼病协作组在广州正式成立。该协作组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组建,汇聚粤港澳三地甲状腺眼病精准诊疗领域32家专业机构,为助力粤港澳合作提升状甲状腺眼病研究和诊治水平搭建起新平台。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凭着在甲状腺眼病诊治领域扎实的技术积累和规范化诊疗能力,获授牌成为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粤港澳甲状腺眼病协作组成员单位。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将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协作,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为甲状腺眼病患者提供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的一站式、高水平诊疗服务。.

07/19

2025

手臂“生锈”六年无法穿衣吃饭,人工关节置换让他重获新“肘”

        网球运动热潮再起!从职业赛场的巅峰对决到朋友圈的球场自拍,这项优雅的运动正成为新晋社交宠儿。        然而在这股热潮中,不少网球爱好者正面临着一个“甜蜜的烦恼”——打完球后手肘剧痛,甚至影响日常生活,这很可能就是常见的网球肘(医学上称为“肱骨外上髁炎”)在作祟。就像精密的机械需要保养,我们的肘关节同样经不起长期过度使用,若不及时干预,“小问题”可能演变成“大麻烦”。特别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言,关节内的慢性炎症就像潜伏的隐形杀手,最终可能导致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接近“报废”状态。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来自湖南娄底的患者——周伯(化名)的真实故事。60岁的他长期饱受类风湿性肘关节炎终末期病变的折磨,最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人工肘关节置换术重获新生。       周伯的漫漫求医路        六年前,周伯在工地劳作后,右臂突然使不上力气,肘关节肿胀疼痛,连简单的屈伸都变得困难。起初他以为只是劳累所致,并未放在心上,然而症状迟迟不见好转,最终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周伯的术前肘关节X线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肿胀和疼痛虽有所缓解,但他的右肘却再也无法完全伸直。更令人揪心的是,近四年来,他的右臂肌肉逐渐萎缩,肘关节僵硬得像锈死的门轴,连日常的吃饭、穿衣都成了折磨。持续的疼痛日夜纠缠,让他连睡一个安稳觉都成了奢望……“生锈机器”换零件,焕新生!        对于周伯这样深受终末期类风湿性肘关节炎折磨的患者——关节严重磨损变形、持续剧痛、功能几近丧失,人工肘关节置换术成为恢复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的终极解决方案。       “很多人听到‘关节置换’会感到恐惧,以为要把整个关节都换掉。”港大深圳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带头人吴尧平教授解释道。吴尧平教授为周伯进行术前查体        “实际上,这更像是对精密仪器的修复——我们去除已经损坏的病变部分,用高科技人工关节部件进行重建,就像为生锈的机器更换关键零件,让它重获新生。”吴教授生动比喻。        吴尧平教授在全身各大关节(膝、髋、肩、踝、肘)的重建与置换领域造诣深厚,拥有多项创新技术。面对周大伯复杂的病情,吴教授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为他实施人工肘关节置换手术。吴尧平教授手术过程中重获新“肘”,生活质量UP!        术后当天即可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困扰周伯多年的剧痛消失了,肘关节也能伸直了,原本“生锈”的手肘重新运转了起来。这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他吃饭、穿衣等日常起居活动能力,更显著提升了他的整体生活质量,终于让他告别了辗转难眠的痛苦长夜。周伯手术前vs手术后                吴尧平教授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有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困扰的患者,早诊早治是关键!无论是常见的“网球肘”,还是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关节问题,都应尽早就医,规范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到不可逆的终末期。莫轻言放弃!即使关节病变已非常严重到近乎“报废”的程度,现代医学如人工关节置换术,依然能为患者带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的机会。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致力于为各类关节疾病与运动损伤患者提供国际水准的精准诊疗和康复服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预约方式】● 咨询电话:0755-86913388● 地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门诊V栋● 预约二维码: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

07/18

2025

从湾区到全球:港大深圳医院张文智院长与JAMA主编共话医疗创新未来

       7月12日至13日,由JAMA杂志社深度参与和支持、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承办、深圳医学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协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大会”于深圳召开,汇聚了全球顶尖医学专家,共同探讨跨境医疗与临床试验的未来。亮点一:跨境医疗的“湾区模式”如何引领全球?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张文智教授受邀于“构建跨境临床试验生态与推动中国药械全球化”论坛中,分享了港大深圳医院作为改革示范单位,在推动跨境临床试验生态建设及助力中国药械全球化中的创新实践与战略角色——       首创跨境医疗协作平台,成功打通跨境医疗资源,加速创新药械研发;推动"港澳药械通"政策顺利落地,实现国际创新药械在粤港澳大湾区同步使用;搭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网络,于河套深港合作园区建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为促进跨境科研成果高效转化进一步提供落地场景。“构建跨境临床试验生态与推动中国药械全球化”论坛       此外,张文智教授与来自新加坡研究所、香港大学临床试验中心、澳门科技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临床试验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构建更加开放、高效的跨境临床试验新生态。亮点二:JAMA主编主动邀约!中国研究将登顶国际舞台       会后,张文智教授与JAMA及JAMA Network主编Kirsten Bibbins-Domingo博士、JAMA Oncology 主編Nora Disis博士及Hannah Park博士、Lindsay Dawson博士等全球顶尖医学期刊团队深入交流。       张文智教授详细介绍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和跨境医疗先行示范单位的创新实践,重点分享医院在医疗改革领域、跨境临床试验协作平台建设、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以及创新药械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JAMA主编高度评价医院成果,并积极邀约张文智教授合作发表高质量论文,并期待就临床试验与医学研究方面探索更多交流及合作。张文智教授与JAMA主编一行交流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将继续依托深港合作基石,融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在跨境医疗合作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持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临床科研合作,为临床研究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健康事业发展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07/12

2025

从剧痛到狂喜:他如何尿出10mm结石!

      尿路结石,这种让人“痛不欲生”的小东西,一旦发作,让人直呼救命!但别慌,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面前,再顽固的结石,也不过是个“小辣鸡”。01.结石:喂!说谁“小辣鸡呢”?      某天上午,42岁的张先生(化名)正悠闲地喝着咖啡,突然右侧腰腹一阵剧痛袭来,疼痛难忍!呕吐、尿频、血尿……这些症状让他瞬间明白了什么叫“痛到怀疑人生”。于是,他火速赶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找到了碎石团队。经过检查,团队发现张先生的右输尿管上段藏着一颗约10mm的结石,还引发了轻度肾积水。CT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       虽然止痛药暂时缓解了疼痛症状,但结石的存在依旧是一大隐患。面对顽固结石,碎石团队给出了三种方案:a药物排石——温和派,适合小结石,但需要耐心。b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无创又高效。c微创手术——直接“抄家”,适合复杂情况。       经过一番讨论,张先生选择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毕竟,谁不想用最轻松的方式送走这位“不速之客”呢?02.高科技“精准”碎石,让结石无处遁形      说到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那可是结石界的“降维打击”!原理很简单:用高能冲击波从体外精准“轰炸”结石,让它粉身碎骨,最后随尿液排出体外。术前,团队为张先生做了全面检查,确保万无一失。术中,碎石机“锁定目标”,将结石“震碎”。全程无切口,张先生还和医生聊了会天!术后,张先生的疼痛迅速缓解。更让他惊喜的是,第3次排尿时居然看到了黄色细砂——这是“震碎”的结石,也是治疗成功的铁证!一周后复查,结石彻底消失,肾积水也无影无踪。尿液中可见被粉碎的小结石03.结石天团:科技+专业=无痛人生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以其安全、高效、无创的优势,成为尿路结石患者的首选。港大深圳医院泌尿结石团队核心成员熊林、许祥、魏耿耿三位医生经验丰富,无论是泌尿系结石,还是合并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房颤、脑梗,心梗)的复杂结石,以及供体肾结石,脊柱畸形肾结石,都能以前沿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为患者“碎石解忧”。毕竟,结石再硬,也硬不过团队的技术和决心!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外科部-泌尿外科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自成立来,在学科建设、人才梯队搭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人性化服务、科室管理、科室文化等方面持续发展和提高。近五年来,科室主要致力于创新技术、打造特色专科与名医、加强与国内外优势团队的合作与交流等领域以提升学科能力与知名度,全面覆盖泌尿外科疾病的各类手术,处理各种疑难危重病例。泌尿外科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泌尿系结石微创防治技术、尿路修复与重建、复杂保留肾单位手术、肾肿瘤根治性手术、显微及微创男科手术、膀胱癌根治回肠原位新膀胱技术等方面有着卓越的表现。泌尿外科-泌尿结石团队       港大深圳医院泌尿外科-泌尿结石团队对于各种复杂性结石均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处理各种复杂泌尿系结石疾病,其专业范围覆盖:供体肾结石、HIV肾结石、肾盏憩室结石、飞行员肾结石、孤立肾结石、脊柱畸形肾结石、骨盆畸形肾结石、感染性结石、解剖畸形肾结石、合并严重疾病上尿路结石、尿流改道术后上尿路结石等。结石团队开展的每例结石手术均给病友们一份详细远期报告,指导病友科学规范管理疾病。        泌尿结石团队始终秉持“以患者为本”的宗旨,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在规范化治疗下以最小的创伤、甚至“无创化”,满足患者治疗疾病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患者工作家庭的影响。团队开展的每例结石手术均给病友们一份详细远期报告,指导病友科学规范管理疾病。.
第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

  • 就医指南
  • 港大深圳医院《病人约章》
  • 港大深圳医院“十大家规”
  • 了解更多医德医风

香港大学医疗系统

香港大学

深圳卫健委

香港大学医疗系统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14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13014042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