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 简
  • EN
  • 搜索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介绍
    • 港大医疗系统
    • 组织架构
    • 管理团队
    • 新闻中心
    • 公益慈善
    • 发展历程
    • 高水平·高质量
  • 医疗服务
    • 科室介绍
      • 心血管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心血管综合内科(含胸痛中心)
        • 心脏大血管外科(含体外辅助循环)
        • 心律失常科
        • 心血管重症监护科
        • 心功能检查科
      • 神经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神经外科
        • 疼痛科
        • 神经内科(含卒中中心)
      • 肿瘤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放射治疗科
        • 综合肿瘤科
        • 胸部肿瘤科
        • 头颈与消化肿瘤科
      • 骨科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脊柱外科
        • 小儿骨科
        •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 创伤及综合骨科(含肿瘤、足踝)
      • 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生殖医学科
        • 产前诊断科
      • 内科部
        • 科室介绍
        • 呼吸内科
        • 消化内科
        • 肾内科
        • 血液内科
        • 内分泌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皮肤科
      • 外科部
        • 科室介绍
        • 肝胆胰外科
        • 胃肠外科
        • 甲状腺与血管外科
        • 乳腺与整形外科
        • 泌尿外科
        • 胸外科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妇产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妇科
        • 产科
      • 儿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儿科
        • 新生儿科
      • 重症医学部
      • 中医部
      • 急诊医学部
      • 眼科医学部
      • 口腔医学部
      • 全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全科
        • 健康管理科
      • 麻醉医学部
      • 医学影像部
        • 科室介绍
        • 核医学科
        • 介入科
        • 放射诊断科
        • 超声医学科
      • 检验医学部
      • 感染性疾病医学部
      • 药学部
      • 营养医学部
      • 康复医学部
        • 物理治疗科
        • 言语治疗科
        • 作业治疗科
        • 心脏康复科
      • 康复中心
      • 体检中心
      • 内镜中心
    • 护理服务
      • 护理服务主页
      • 团队建设
      • 精彩护理
      • 护理天地
      • 学术活动
    • 社区医疗
      • 社区医疗主页
      • 社康中心概况
      • 就医指南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主页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 服务介绍
      • 产科
      • 内镜服务
      • 儿科
      • 康复中心
      • 生殖医学专科
      • 高端健康管理
      • 心理门诊
      • 保险服务
    • 专家团队
      • 心血管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心血管综合内科(含胸痛中心)
        • 心脏大血管外科(含体外辅助循环)
        • 心律失常科
        • 心血管重症监护科
        • 心功能检查科
      • 神经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神经内科
        • 神经外科
        • 疼痛科
      • 肿瘤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放射治疗科
        • 综合肿瘤科
        • 胸部肿瘤科
        • 头颈与消化肿瘤科
      • 骨科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脊柱外科
        • 小儿骨科
        •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 创伤及综合骨科(含肿瘤、足踝)
      • 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生殖医学科
        • 产前诊断科
      • 内科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呼吸内科
        • 消化内科
        • 肾内科
        • 血液内科
        • 内分泌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皮肤科
      • 外科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肝胆胰外科
        • 胃肠外科
        • 甲状腺与血管外科
        • 乳腺与整形外科
        • 泌尿外科
        • 胸外科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妇产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妇科
        • 产科
      • 儿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儿科
        • 新生儿科
      • 中医部
          ​ ​
        • 科室快讯
      • 急诊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眼科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口腔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全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全科
        • 健康管理科
        • 临床心理治疗
      • 麻醉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医学影像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核医学科
        • 介入科
        • 超声医学科
      • 营养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康复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物理治疗科
        • 言语治疗科
        • 作业治疗科
        • 心脏康复科
      • 康复中心
      • 内镜中心
          ​ ​
        • 科室快讯
      • 感染性疾病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检验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科普宣传
    • 环境设施
      • 环境设施
      • 保险合作机构
    • 联系我们
  • 科研创新
    • 科研创新主页
    • 科研动态
    • 临床研究
    • 三名工程
      • 生殖医学团队
      • 肿瘤治疗团队
      • 综合性气道疾病团队
      • 脊柱性病变团队
      • 肝脏移植团队
      • 感染性疾病团队
      • 极高危新生儿团队
      • 心血管影像精准医学团队
      • 胸外科团队
      • 创伤救治团队
    • 重点专科
      • 骨科
      • 小儿成骨不全
      • 综合肿瘤科
      • 生殖医学科
      • 心血管综合内科
      • 中医脑病科
    • 博士后工作站
    • 科研平台
    • 临床试验机构
    • 伦理委员会
  • 教学培训
    • 教学培训主页
    • 信息公告
    • 院校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
    • 继续医学教育
    • 临床技能培训及会议中心
  • 湾区融合
    • 湾区融合主页
    • 跨境直通救护车
    • 香港长者医疗券
    • 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
    • 医健通
    •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
    • 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
    • 港澳药械通
  • 就医指南
    • 就医指南主页
    • 预约挂号
    • 就医须知
    • MDT诊疗模式
    • 常见问题
    • 医保物价
    • 便民服务
    • 医院导航
    • 交通指南
    • 病人关系科
    • 健康宣教
  • 医院公告
    • 院务公告
    • 门诊公告
    • 采购公告
      • 医疗采购
        • 医疗设备
        • 医用耗材
      • 非医疗采购
        • 服务类
        • 货物类
        • 工程类
        • 其它
      • 2022年前招标公告
  • 党群园地
    • 党建动态
    • 清廉阵地
    • 工会之家
    • 青春驿站
    • 巾帼风采
  •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医院介绍
    • 港大医疗系统
    • 组织架构
    • 管理团队
    • 新闻中心
    • 公益慈善
    • 发展历程
    • 高水平·高质量
  • 医疗服务
    • 科室介绍
    • 护理服务
    • 社区医疗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 服务介绍
    • 专家团队
    • 科普宣传
    • 环境设施
    • 联系我们
  • 科研创新
    • 科研动态
    • 临床研究
    • 三名工程
    • 重点专科
    • 博士后工作站
    • 科研平台
    • 临床试验机构
    • 伦理委员会
  • 教学培训
    • 信息公告
    • 院校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
    • 继续医学教育
    • 临床技能培训及会议中心
  • 湾区融合
    • 跨境直通救护车
    • 香港长者医疗券
    • 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
    • 医健通
    •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
    • 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
    • 港澳药械通
  • 就医指南
    • 预约挂号
    • 就医须知
    • MDT诊疗模式
    • 常见问题
    • 医保物价
    • 便民服务
    • 医院导航
    • 交通指南
    • 病人关系科
    • 健康宣教
  • 医院公告
    • 院务公告
    • 门诊公告
    • 采购公告
  • 党群园地
    • 党建动态
    • 清廉阵地
    • 工会之家
    • 青春驿站
    • 巾帼风采
  •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预约服务

病人约章

就医指南

交通指南

投诉与建议

Tel: +86-755-86913119

E-mail: pro@hku-szh.org

咨询与服务

深圳:0755-86913388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8:00-17:30;周六、周日8:00-12:30,14:00-17:30;公共假期除外)

香港:+852-67053932

+852-53089332(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8:00-12:30,14:00-17:30;周六、周日及公共假期除外)

E-mail: imc@hku-szh.org

联系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白石路与侨城东路交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17:30,

周六、周日

08:00-12:30,14:00-17:30(法定假期除外)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08/19

2022

医改先锋换新帅!张文智教授就任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新院长

2022年8月19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隆重举行第三任院长授任仪式,香港大学张文智教授正式就任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新一任院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吴红艳和香港大学校长张翔(在线)、医学院院长刘泽星(在线)等出席颁授仪式并致辞。医者风采 window.__styleInject__ = window.__styleInject__ || function (css) { if (!css) return; if (typeof (window) == 'undefined') return; var style = document.createElement('style'); if ('styleSheet' in style) { style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style.innerHTML = 'x' + css + ''; style = style.lastChild; } else { style.innerHTML = css; } var head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head.appendChild(style); return css; }; window.__resetPlayerOpt__ = window.__resetPlayerOpt__ || function (opt) { opt.width = opt.width ? (opt.width + '') : '100%'; opt.height = opt.height ? (opt.height + '') : '300px'; if (opt.width.indexOf('%') === -1 && opt.width.indexOf('px') === -1) { opt.width = opt.width + 'px'; } if (opt.height.indexOf('%') === -1 && opt.height.indexOf('px') === -1) { opt.height = opt.height + 'px'; } if (!!window.navigator.userAgent.match(/AppleWebKit.*Mobile.*/)) { if (opt.custom_priority) { if (opt.width && typeof opt.width === 'string' && opt.width.indexOf('%') > -1) { window.__styleInject__('div#' + opt.id + '.prism-player.video.nfw-cms-video { width: ' + opt.width + ' !important; height: ' + opt.height + ' !important; }'); } else { var __pdom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pt.id); var pwidth = __pdom.parentElement.offsetWidth || document.body.offsetWidth; opt.height = window.parseInt(opt.height) / window.parseInt(opt.width) * pwidth + 'px'; opt.width = '100%'; window.__styleInject__('div#' + opt.id + '.prism-player.video.nfw-cms-video { width: ' + opt.width + ' !important; height: ' + opt.height + ' !important; }'); } } else { opt.width = '100%'; } } else { if (opt.custom_priority) { window.__styleInject__('div#' + opt.id + '.prism-player.video.nfw-cms-video { width: ' + opt.width + ' !important; height: ' + opt.height + ' !important; }'); } } return opt; }; window.__cms_video_player_instances__ = window.__cms_video_player_instances__ || []; window.__cms_viedo_player_opts__ = window.__cms_viedo_player_opts__ || []; var playerOpt = {"id":"video_29828099385557790","source":"{\"LD\":\"https:\\\/\\\/gdvideo.southcn.com\\\/39c2d7dccbbd434b8bf4684e4c78d3b4\\\/bd37c946ddd74dbda49b463b89a61307-38fa44997ac52dd3bcf8f0804243b2ac-ld.mp4\",\"SD\":\"https:\\\/\\\/gdvideo.southcn.com\\\/39c2d7dccbbd434b8bf4684e4c78d3b4\\\/bd37c946ddd74dbda49b463b89a61307-7d7652e57bd4361130c8ec590e87dca9-sd.mp4\"}","qualitySort":"asc","format":"mp4","mediaType":"video","cover":"https:\/\/www.hku-szh.org\/video\/0\/0\/901\/832343_1869fe.jpeg","autoplay":false,"isLive":false,"rePlay":false,"playsinline":true,"preload":false,"language":"zh-cn","controlBarVisibility":"hover","useH5Prism":true,"custom_priority":false,"height":"500px","width":"500px","custom_height":"0px","custom_width":"0px"}; playerOpt = window.__resetPlayerOpt__(playerOpt); if (!window.addEventListener) { playerOpt.useFlashPrism = true; } else { playerOpt.useH5Prism = true; playerOpt.cover = "https://www.hku-szh.org/video/0/0/901/832343_1869fe.jpeg"; } window.__cms_video_player_instances__.push(new Aliplayer(playerOpt)); window.__cms_viedo_player_opts__.push(playerOpt); 张文智教授是香港大学何冯月燕基金讲座教授,曾担任香港大学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讲座教授和系主任。张文智教授是当前国际顶级的脊柱外科专家之一,是儿童和成人脊柱畸形治疗的权威专家,也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和脊柱外科主任。他曾先后担任国际脊柱学会(AO Spine)国际研究委员会的创会主席(2006-2008年)、香港骨科医学院院长(2013-2015年),2016年成为脊柱外科全球最高学术机构——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协会(SRS)首位华人主席(2016-2017年),不仅引领了香港骨科的发展,也代表中国骨科专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显著影响力。张文智教授在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协会(SRS)就任现场。2021年,他荣获脊柱侧弯研究学会著名的国际Walter P.Blount人道主义奖,以表彰他在脊柱侧弯领域的卓越贡献和仁慈服务。张文智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从1987年至今,张教授一直坚持工作在骨科临床和教研前线,他在脊柱侧弯综合防治一体化的临床及转化研究已达国际领先水平。2021年5月3日,张文智教授为内地患儿使用“港澳药械通”引进的首械“钛棒”。张教授多次获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发表演讲,他在科学和医学相关领域有丰富的经验,曾获37项科研荣誉,在Lance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80篇,出版专著23部,拥有65项专利。他也是知名专业杂志《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主编。新院长如是说2022年适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港大深圳医院建院十周年。十年来,医院在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以及推广绿色医疗理念、引进前沿医疗技术、建立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先后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和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之一。张文智院长表示,他由衷感谢政府部门和广大病友对医院十年改革发展的大力支持,认为医院的成功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首任院长邓惠琼教授、第二任院长卢宠茂教授的领导下,医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医教研管取得积极成就。他将与全体员工继续奋斗,矢志改革,全力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样板。图源:南方日报 朱洪波记者对于医院未来发展,张文智教授提出“病人为先,员工为本;多元融合,创新探索”的管治理念。结合30多年来在脊柱外科领域全身心投入临床和科研、教学工作的体会,他说:“无论在何时何地,身为医生,最重要的是对待病人一定要有同理心,这是提高临床服务质量的根本所在。我期望缔造病人满意和员工开心的现代化医院,大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合力进取;也鼓励员工临床医疗和科研领域开展更多新的大胆探索,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样板。”香港大学校长张翔教授欢迎张教授出任新职务,他说:“张文智教授拥有杰出的学术成就,行政经验丰富,具备国际视野,深信他定能卓越领导港大深圳医院的发展,提升香港大学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大湾区和国内外的影响。”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吴红艳主任表示,希望张文智院长带领港大深圳医院积极融入“双区建设”,抓好团队建设、学科和人才建设以及坚持改革创新,发挥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桥梁和纽带作用,将医院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医疗中心,更好造福粤港澳大湾区市民。注:部分图片及影片资料版权归属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12/11

2021

办优质国际医疗中心 | 港大深圳医院向香港名医抛出“橄榄枝”

优质的医疗人才是医疗服务持续提升的保障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对医疗人才执业利好政策不断落地深圳正为越来越多港澳医疗人才提供友好的就业环境卢宠茂院长在线分享了十年来深圳医疗与港大深圳医院高速、高质量的发展。他指出,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港大深圳医院作为“一国两制”下深港医疗融合典范,致力于推进大湾区医疗服务同质化、一体化发展,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港大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随后,樊敬文顾问医生介绍了港大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International Medical Cente, IMC)的概况。作为港大深圳医院特需医疗服务平台,中心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国际化高端医疗保健服务,满足湾区人民及外籍人士对多元化医疗服务的需求。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其中卫生健康相关授权事项包括“探索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明确提出“支持探索建立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今年8月5日,卢宠茂院长和樊敬文顾问医生等37位港籍知名医生获得了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正高级职称证书,这是中国内地首次直接为港籍医务人员评定高级职称,开启了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人才互评互认的第一步。✪ 重磅!37位港籍医生直接获评正高级职称,粤港澳大湾区专业人才执业又增便利!随着深港两地医疗服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港大深圳医院不断探索创新跨境医疗服务项目,国际医疗中心计划向更多香港名医抛出“橄榄枝”。                                                                               港大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套房香港与深圳毗邻,港大深圳医院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医院深港融合的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及文化理念等,可使港籍医生们更易适应与融合。对于新加盟的香港医生的执业问题及解决方案,医院将与各方进行积极的探索并落实相关措施。.

12/02

2020

“三名专家”何建行教授在IMC开诊啦

前不久许多小伙伴在港大医院微信公众号上知道了何建行教授开诊的信息就抛出了问题我既想看专家,又想要一流的服务和舒适的环境能满足吗?现在小编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当然没问题!首先科普一下这位群众呼声极高的何医生何方神圣?先来看看前情提要遇“癌王”唔使惊!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三名工程”团队落户港大深圳医院2020年11月10日,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何建行教授胸部肿瘤和胸部外科团队”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正式落户。港大深圳医院通过引入“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何建行教授胸部肿瘤和胸部外科团队”,将推动以微创手术为中心的肺癌多学科治疗、胸部器官移植等领域的临床研究及发展,肺癌的精准早期诊断、非插管微创手术等新项目新技术的引进,将造福广大湾区患者。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何建行教授胸部肿瘤和胸部外科团队带头人——何建行教授,现任职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是中央保健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何建行教授在国际上有多处任职,同时学术成果惊人。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89篇(IF:1638.8),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0的论文11篇。其团队影响力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排名全国前三,在复旦大学专科综合排行榜连续排名全国前列,主要优势在于:优势一:首创整体无管微创技术优势二:首创气管-支气管微创重建技术优势三:首创无管化气管-隆突重建技术世界首创无管微创攻克胸外科技术极限——隆突切除重建术,术中患者通过胸壁切口进行自主呼吸。优势四:建立肺癌外科精准诊疗体系优势五:器官移植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破解联合移植术中,后纵隔大出血的难题心肺联合移植手术16例(我国最大宗病例)优势六:首创无管化重症肌无力手术术后危象发生率下降86%住院时间缩短30%优势七:介入治疗新技术内镜介入治疗• 气管肿瘤的消融、冷冻• 肺气肿经气道减容术• 内镜下支架植入技术电磁导航技术• 电磁导航活检消融术• 电磁导航术前精准定位了解完何建行教授的资料,再带你看看我们舒适的环境这里拥有优雅舒适高大上的环境贴心入微一对一服务在这里您可以享受到高端的医疗技术水平优质贴心的服务不打挤不扎堆体验VIP服务遇“癌王”唔使惊拨打IMC预约专线0755-86913388还可线上进行预约哦“三名专家”为您看诊为您提供专业、创新、前沿的医疗服务.

07/17

2020

国际医疗中心开通线上咨询和微信预约啦!

最近小编经常收到患者反应,预约专线爆满,好难打进来,催我们能否可以多点渠道进行预约呢?不负众望,我们开启了微信公众号平台在线预约,也可添加专科助理微信进行预约。微信公众号在线平台预约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进入香港大学国际医疗部公众号,在对话框界面中进行信息录入,提供以下信息即可预约:姓名,身份证(如港澳证/台胞证/护照,需提供出生年月日/性别),大概病情,手机号码。经确认看诊信息不满足预约需求,将通过手机号码联系患者。(仅供预约使用).

05/14

2020

知道吗?国际医疗中心也可以做核酸筛查哦

虽然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随着国外疫情的发展国内许多地区二次出现感染者如何在更快时间得到核酸检测结果?是否有地方既能避开人群做检测还能服务更加周到?就诊需要携带哪些证件?流程复杂吗?       国际医疗中心(IMC)核酸检测服务区设定于IMC影像中心入口左侧。 以下为核酸筛查门诊及筛查采集区域示意图 来到这里,完成体温监测和信息登记后,可在休息区等候核酸检测。有专门的诊室和医生为您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在专用的房间采集您的唾液样本。样本采集完毕后,进行离开。★IMC核酸筛查门诊要求:无流行病学史,无发热,持绿码人员。★IMC核酸筛查门诊优势:●如需看诊,待核酸检测后,无需等待结果,即可看诊。●核酸检测报告通常6-8小时可出结果。●环境舒适,无需排队。●可致电咨询获悉检查结果。★核酸筛查预约:●电话预约:可直接致电预约专线0755-86913388预约“核酸筛查门诊”。●现场预约:请携带好您的身份证,境外人士可携带有效证件至IMC门诊一楼前台进行预约。★如何查看报告结果:●可关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微信公众号、绑定医保卡,手机在线查看检查结果。●周一至周日/08:00-17:30可前往国际医疗中心门诊一楼前台,获取纸质报告。●周一至周日/08:00-17:30可致电0755-86913388咨询获悉检查结果。★如有就诊计划的市民,可提前扫码填写问卷,以节约入院时间,确保预约不过号。●患者均需要扫描二维码进行线上健康申报(包括流行病学史调查);●健康码信息填写后24小时内有效,如第二天需要复诊需重新扫码。★市民手机扫码健康申报后,系统将根据情况出具“绿码”、“黄码”和“红码”三种状况:●“绿码”市民可在IMC门诊正常就诊;●“黄码”和“红码”市民需前往门诊或急诊预检分诊点,由现场医生对市民个人进行健康评估后,再进行相关就诊。.

06/09

2020

港大深圳医院推出跨境学生核酸检测“绿色专场” 跨境学生平价享“VIP”一站式服务

继港大深圳医院驻点深圳湾口岸、助力跨境复工复产后,6月9日起,医院启动跨境学生核酸检测绿色专场,助力往返深港两地学生安全复学复课。 本次绿色专场设于国际医疗中心(IMC),服务时间为工作日15:00-17:30;周末9:00-12:00 14:00-17:30。绿色专场收费标准参照普通门诊标准,可医保支付,全程采用一对一服务方式、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跨境学生如有核酸检测的需求,可致电86913388预约。   绿色专场:按照普通门诊收费标准可医保支付 据报道,香港特区部分年级学生已经陆续复课,如何为每日往返两地的数千位学生提供安全保障,是深港两地政府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国际医疗中心主管樊敬文顾问医生介绍,本次“绿色专场”旨在为长期往返深港两地的学生提供一站式核酸检测服务、助力安全复学复课。绿色专场开设时长将以深港两地政府针对疫情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所规定的时间为准。 “绿色专场指的是,以国际医疗中心的环境和服务、以普通门诊的收费标准、以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为跨境学生提供安全、便捷和高效的核酸检测服务,学生就诊时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樊敬文顾问医生表示。另一方面,“绿色专场”所包含的核酸检测服务均可用深圳市一档医保支付,即挂号费100元/人次,核酸采集及检测75元/人次,检测结果可在24小时内查询,方便快捷。   一对一服务双语检测报告可发送至预留邮箱 “在医院做核酸检测安全么?如何领取报告?”这是近期来不少市民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些疑虑,樊敬文顾问医生表示,国际医疗中心采取了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采用“无交叉”式路线设计,住院患者与学生无交叉、学生彼此之间无交叉,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杜绝为零。同时,国际医疗中心核酸采样点采用全通风设计,采样室内每次仅允许一位学生进入,并提供免洗手消毒液等必备措施,整个采样流程设计科学合理,符合感染控制国际标准。 另一方面,国际医疗中心还大力推出系列便民举措,不仅在采样点附近预留了专用车位,还可将中英双语检测报告发送至学生或家长的预留邮箱(市民也可关注深圳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在线获得检测报告),方便快捷。“全流程10分钟以内,非常适合快节奏的深圳人。”樊敬文顾问医生表示。   助力深港疫情联防联控已为近三万人(次)提供核酸检测服务 作为深港合作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港大深圳医院在此次抗击疫情积极发挥医院独特的定位优势和深港交流合作平台的优势,助力深港两地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自3月27日、4月10日港大深圳医院安排专班分别驻点皇岗口岸和深圳湾口岸、为往返两地货车司机提供核酸检测服务以来,截至6月8日,已为近三万人(次)供了核酸检测服务。同时,医院还为福田区部分中小学校复课复学提供了核酸检测服务,均获得了较高满意度。 另一方面,2月8日以来,为解决居住在粤港澳大湾区、长期往来深港的跨境居民就医难题,医院及时推出积极措施,面向肿瘤患者、慢病长者及部分赴港定期检查的孕妇等,提供特需医疗服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的难题。 对此,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表示,深港两地一衣带水、血缘相亲,在抗疫中,医院积极助力两地疫情防控工作,不仅目睹了国家如何做好防控,也参与成为了防控体系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   【跨境学生核酸检测绿色专场Q&A】 Q:绿色专场服务时间? A:周一到周五15:00-17:30;周末:9:00-12:00 14:00-17:30。 Q:如何预约及缴费? A:国际医疗中心预约热线为86913388,跨境学生及家长如有需要可直接拨打热线预约。 Q:收费标准及缴费方式? A;港大深圳医院遵循广东省相关管理规定,针对绿色专场提供惠民价格。国际医疗中心门诊挂号费(跨境学生绿色专场)100元;核酸标本采集及检测费75元。所有费用均可用深圳市一档医保支付。 Q:现场需要带什么资料? A:现场可带医保卡、身份证、以及学生在香港就读的相关证件(如学生证或其他)。 Q:国际医疗中心如何停车? A:市民可选择从滨海大道辅道进入医院南门,并根据现场标识指引停车,现场已预留有一定数量的车位。  .

05/21

2019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首度加盟“AXA安盛特选医疗网络” 为客户提供优质医疗选择

    AXA安盛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下称「港大深圳医院」)今天进行合约签署仪式,港大深圳医院正式成为「AXA安盛特选医疗网络」(下称「特选医疗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伙伴,AXA安盛客户可以在该院使用保险直接结算服务 ,安心无忧地接受所需诊治服务。                近年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不少港人或内地来港人士因工作或各种需要不时穿梭两地或者需长期居于内地。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大湾区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根据香港特区政府2018年的估算,累计在广东省逗留六个月(即约183日)及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约有540,000人 。AXA安盛医疗保险一向是香港市场领导者之一,是次合作不但为穿梭两地或居于内地的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同时加强香港业界在大湾区保险业的医疗配套设施,大大提升竞争力。 上图说明:2019年5月21日,AXA安盛董事总经理──医疗及僱员福利业务许以敏(左)及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右)进行合约签署仪式。     AXA安盛董事总经理──医疗及雇员福利业务许以敏表示:「随着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人口相对比香港多近十倍,居民对医疗的需求殷切,开拓保险医疗服务是刻不容缓。AXA安盛致力为客户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及革新体验,过去不断在内地物色优质的三级甲等医院作为医疗伙伴;而港大深圳医院以推动安全及高质素医疗服务为目标,与我们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AXA安盛很高兴与港大深圳医院合作,率先成为大湾区保险医疗服务的据点,希望继续巩固医疗保险业务,在严谨医疗监察制度下全面回应客户需要。」                港大深圳医院是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并引进香港大学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还通过了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全机构认证,并于2018年6月,成功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培育单位。医院现拥有床位2,000张,未来将增至3,000张病床。 医院全面引进香港大学优势学科,优先打造「六大」诊疗中心,包括生殖医学及产前诊断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心血管治疗中心、骨科与创伤中心、器官移植中心、感染性疾病综合诊疗中心。     作为深港跨境医疗的服务创新,2015年10月06日,港大深圳医院成为香港特区政府「长者医疗券」计划在内地试点的首家医院。试点3年后,累计使用「长者医疗券」的人次超过11,000。来医院就医的港人逐年快速增长,2018年全年,在医院门急诊就诊的港人超过110,000人次,住院超过3,000人次,占医院服务总量的约2%。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表示:「这次很高兴与AXA安盛合作,为患者带来优质服务体验。医院将全力打造集『医、教、研、管』为一体的四个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中心,包括医疗中心、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和医院管理创新中心。未来医院的愿景不仅是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院,更将成为国际顶尖的教学医院和医学院,为国家培养医疗人才。」 上图说明:2019年5月21日,在港大深圳医院签约仪式现场嘉宾合影。     为了满足公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港大深圳医院设立了国际医疗中心(下称「IMC」),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医疗服务。IMC位于医院独立建筑V栋,建筑面积共计35,000平方米,拥有逾200间病房。IMC有来自海外和香港大学教授级的医生及内地资深医生,为市民及外籍人士提供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全科、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中医科、生殖医学科、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产后康复、高端健康管理、24 小时急诊及住院服务。住院病房环境舒适温馨,并提供酒店式设施。 上图说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IMC)外景。     据香港大学深圳医院IMC副主管许建名医生表示:「2018年,IMC门急诊疗人次已超45,000人,出院2,700余人。其中,港澳台同胞、外籍人士每月住院病人占比约10%。2018年IMC门急诊疗人数与2017年同比总增长约35%。目前,AXA安盛保险公司是首家与IMC签订直付协议的香港保险公司。」IMC为持有高端医疗保险的客户提供医疗费用直付挂账服务,范围涵盖体检、门诊及住院。患者购买了香港AXA 安盛直付保险险种后,可直接前往IMC享受高端医疗费用挂账服务,医院与香港AXA安盛进行结算,患者只需要认证身份即可看诊。此外,IMC已经与内地25家保险公司及第三方机构签订直付协议,为持有高端医疗保险的客户提供医疗费用直付挂账服务,范围涵盖体检、门诊及住院。 上图说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IMC)住院病房环境舒适温馨。     「特选医疗网络」为AXA安盛全港首创,由专业网络医生提供专业诊治及第二医疗意见之网络。连同早前已加盟的香港六间顶级私家医院,「特选医疗网络」将有超过500位普通科及专科医生支持,包括小儿外科、脑外科、传染病专科、心胸外科等,服务范围将全面覆盖港岛、九龙、新界及大湾区各个地区。「特选医疗网络」拥有严谨的医疗监察制度,AXA安盛定时检视参与医生名单及监控医疗服务质素,确保客户得到优质及适当的治疗。                以往客户在内地求诊需先自行付费或只获免按金,甚至需带备预先批核的文件,费时费事。有见及此,「特选医疗网络」的免找数服务扩展至港大深圳医院。无论身于香港或内地,客户只需浏览MyAXA应用程序或致电24小时香港客户服务热线作简单预先批核,于入院时只需出示医疗卡,即可享诊症及免找数服务【1】。若客户需专业支援,可致电香港客户服务热线,以转介至护士或医疗专家跟进。AXA安盛亦会协助患上危疾的客户安排于网络名单上的注册医生或其他医疗专家寻求第二医疗意见,确保客户得到妥善的临床照料。     备注:【1】直接结算服务只限于「AXA安盛特选医疗网络」内的医疗机构所接受住院及治疗服务。有关其他详细条款、细则,不受保项目及限制,请参阅保单条款。   .

03/29

2018

港大深圳医院顺利通过ACHS中期评审

3月26日-29日,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对港大深圳医院进行了中期评审,由9位来自海外以及中国香港的资深医院评审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进驻医院,根据评审准则开展检查。         经过为期4天的评审,3月29日下午,ACHS中期评审总结报告大会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评审团领队Maria Stickland女士宣布:评审团队对医院的进展和成就感到十分满意,将向ACHS评议会推荐医院在不久的将来再次接受全面评审。这意味着,港大深圳医院顺利通过此次中期评审。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常务副院长王鹏飞,医疗事务副院长李咏梅教授,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顾问司徒永康教授、程棣妍女士,医院管理层及参加总结报告会的400多名医院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评审团领队Maria Stickland女士在会上致辞 对于此次顺利通过ACHS中期评审,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表示备受鼓舞。医院一直以来注重对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力求为病人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卢宠茂教授在会上致辞说:“在此次评审开始前,Maria Stickland女士告诉我此次的评审标准已经更新,而且比之前的标准更严格。我认为这是好事,更严格的标准,才有更好的质量。”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在会上致辞         此次评审,涵盖了:评估患者(1.1.1 patient assessment)、诊疗计划(1.1.2 care planning)、知情同意(1.1.3 consent)、医疗紧急处理(1.1.4 medical emergency)等19项内容。每一项内容的评级分为认识(LA)、执行(SA)、满意(MA)、优异(EA)和卓越(OA)。             其中港大深圳医院在知情同意(1.1.3 Consent Form)、医疗紧急处理(1.1.4 Medical Emergency)、安全用药( 1.5.1 Medication Safety)、院内感染(1.5.2 Infection Control)以及不良事件管理(2.1.3 Incidents Management)五项获得“优异”(EA),受到评审组盛赞。其余准则均达到“满意”(MA) 。         专家点评             评审专家对港大深圳医院药学工作进行检查 药物安全     ►自动配药系统促进效率和安全性。         ►药师及信息科技术助医生作出更适切的处方。         ►临床药师服务覆盖60%住院病人, 提供药物整合, 处方用药信息和病人用药辅导。             评审专家对港大深圳医院肿瘤科进行检查 医疗记录资料     ►使用唯一病人号作为辨别病人身份的识别资料。         ►医疗记录内容有详细的审核标准、出院记录每月审核、对部门和个别医生有反馈,从而取得明显的改进。             评审专家对港大深圳医院病人关系科进行实地考察 持续质量改进      ►由 DHCE 监督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加强管治架构, 整合临床与非临床质量与安全问题, 包括质量与风险的沟通, 不良事件、投诉管理的跟进行动。         ►每个部门都有一个由资深临床医生领导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 负责部门的持续质量改善活动。有持续质量改善的员工培训, 有年度持续质量改善论坛以分享良好的实践。         医疗服务的成效     ►根据国际/国家/地方政策制定和监测各部门的临床指引和临床路径。         ►进行多项持续质量改善项目,以确保提供有效的护理和循证的医疗服务。             评审专家对港大深圳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实地考察 医疗事故管理     ►中国内地最早推行公开披露及设立病人关系科的医院。         ►事件调查后的改善工作能令质量提升。         感染控制     ►抗菌药物使用率在中国内地医院中属于相当低的水平。         ►引入安全注射器针头, 降低注射胰岛素时造成的锐器伤。         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         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The Australian Council on Healthcare Standards,简称ACHS)是国际公认的医疗服务认证机构,旨在持续评估医疗机构服务表现,促进和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与安全,从1974年成立至今,已为全球超过1450家医疗服务机构提供了优秀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作为国内首家深港合作的公立医院,2015年11月,港大深圳医院获得澳大利亚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ACHS)颁发的全机构认证证书。2017年11月,香港大学通过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是国内首家ACHS和三甲双认证医院。         中期评审Periodic Review         ACHS国际认证的评审采用循环形式,评审委员会要求医疗机构不断自查,并定期进行实地评审,确保医疗机构的质量和安全能够持续改进。            ACHS的认证周期每四年为一个循环:阶段一,医疗机构自查;阶段二,评审员实地评审;阶段三,医疗机构自查;阶段四,评审员实地评审。 .
第一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

  • 就医指南
  • 港大深圳医院《病人约章》
  • 港大深圳医院“十大家规”
  • 了解更多医德医风

香港大学医疗系统

香港大学

深圳卫健委

香港大学医疗系统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14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13014042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