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 简
  • EN
  • 搜索
  •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 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介绍
    • 港大医疗系统
    • 组织架构
    • 管理团队
    • 新闻中心
    • 公益慈善
    • 发展历程
    • 高水平·高质量
  • 医疗服务
    • 科室介绍
      • 心血管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心血管综合内科(含胸痛中心)
        • 心脏大血管外科(含体外辅助循环)
        • 心律失常科
        • 心血管重症监护科
        • 心功能检查科
      • 神经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神经外科
        • 疼痛科
        • 神经内科(含卒中中心)
      • 肿瘤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放射治疗科
        • 综合肿瘤科
        • 胸部肿瘤科
        • 头颈与消化肿瘤科
      • 骨科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脊柱外科
        • 小儿骨科
        •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 创伤及综合骨科(含肿瘤、足踝)
      • 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生殖医学科
        • 产前诊断科
      • 内科部
        • 科室介绍
        • 呼吸内科
        • 消化内科
        • 肾内科
        • 血液内科
        • 内分泌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皮肤科
      • 外科部
        • 科室介绍
        • 肝胆胰外科
        • 胃肠外科
        • 甲状腺与血管外科
        • 乳腺与整形外科
        • 泌尿外科
        • 胸外科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妇产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妇科
        • 产科
      • 儿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儿科
        • 新生儿科
      • 重症医学部
      • 中医部
      • 急诊医学部
      • 眼科医学部
      • 口腔医学部
      • 全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全科
        • 健康管理科
      • 麻醉医学部
      • 医学影像部
        • 科室介绍
        • 核医学科
        • 介入科
        • 放射诊断科
        • 超声医学科
      • 检验医学部
      • 感染性疾病医学部
      • 药学部
      • 营养医学部
      • 康复医学部
        • 物理治疗科
        • 言语治疗科
        • 作业治疗科
        • 心脏康复科
      • 康复中心
      • 体检中心
      • 内镜中心
    • 护理服务
      • 护理服务主页
      • 团队建设
      • 精彩护理
      • 护理天地
      • 学术活动
    • 社区医疗
      • 社区医疗主页
      • 社康中心概况
      • 就医指南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主页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 服务介绍
      • 产科
      • 内镜服务
      • 儿科
      • 康复中心
      • 生殖医学专科
      • 高端健康管理
      • 心理门诊
      • 保险服务
    • 专家团队
      • 心血管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心血管综合内科(含胸痛中心)
        • 心脏大血管外科(含体外辅助循环)
        • 心律失常科
        • 心血管重症监护科
        • 心功能检查科
      • 神经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神经内科
        • 神经外科
        • 疼痛科
      • 肿瘤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放射治疗科
        • 综合肿瘤科
        • 胸部肿瘤科
        • 头颈与消化肿瘤科
      • 骨科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脊柱外科
        • 小儿骨科
        • 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
        • 创伤及综合骨科(含肿瘤、足踝)
      • 生殖与产前诊断医学中心
        • 中心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生殖医学科
        • 产前诊断科
      • 内科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呼吸内科
        • 消化内科
        • 肾内科
        • 血液内科
        • 内分泌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皮肤科
      • 外科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肝胆胰外科
        • 胃肠外科
        • 甲状腺与血管外科
        • 乳腺与整形外科
        • 泌尿外科
        • 胸外科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妇产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妇科
        • 产科
      • 儿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儿科
        • 新生儿科
      • 中医部
          ​ ​
        • 科室快讯
      • 急诊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眼科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口腔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全科医学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全科
        • 健康管理科
        • 临床心理治疗
      • 麻醉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医学影像部
        • 科室介绍
        • ​ ​
        • 科室快讯
        • 核医学科
        • 介入科
        • 超声医学科
      • 营养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康复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物理治疗科
        • 言语治疗科
        • 作业治疗科
        • 心脏康复科
      • 康复中心
      • 内镜中心
          ​ ​
        • 科室快讯
      • 感染性疾病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检验医学部
          ​ ​
        • 科室快讯
    • 科普宣传
    • 环境设施
      • 环境设施
      • 保险合作机构
    • 联系我们
  • 科研创新
    • 科研创新主页
    • 科研动态
    • 临床研究
    • 三名工程
      • 生殖医学团队
      • 肿瘤治疗团队
      • 综合性气道疾病团队
      • 脊柱性病变团队
      • 肝脏移植团队
      • 感染性疾病团队
      • 极高危新生儿团队
      • 心血管影像精准医学团队
      • 胸外科团队
      • 创伤救治团队
    • 重点专科
      • 骨科
      • 小儿成骨不全
      • 综合肿瘤科
      • 生殖医学科
      • 心血管综合内科
      • 中医脑病科
    • 博士后工作站
    • 科研平台
    • 临床试验机构
    • 伦理委员会
  • 教学培训
    • 教学培训主页
    • 信息公告
    • 院校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
    • 继续医学教育
    • 临床技能培训及会议中心
  • 湾区融合
    • 湾区融合主页
    • 跨境直通救护车
    • 香港长者医疗券
    • 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
    • 医健通
    •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
    • 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
    • 港澳药械通
  • 就医指南
    • 就医指南主页
    • 预约挂号
    • 就医须知
    • MDT诊疗模式
    • 常见问题
    • 医保物价
    • 便民服务
    • 医院导航
    • 交通指南
    • 病人关系科
    • 健康宣教
  • 医院公告
    • 院务公告
    • 门诊公告
    • 采购公告
      • 医疗采购
        • 医疗设备
        • 医用耗材
      • 非医疗采购
        • 服务类
        • 货物类
        • 工程类
        • 其它
      • 2022年前招标公告
  • 党群园地
    • 党建动态
    • 清廉阵地
    • 工会之家
    • 青春驿站
    • 巾帼风采
  • 人才招聘
  • 医院概况
    • 医院介绍
    • 港大医疗系统
    • 组织架构
    • 管理团队
    • 新闻中心
    • 公益慈善
    • 发展历程
    • 高水平·高质量
  • 医疗服务
    • 科室介绍
    • 护理服务
    • 社区医疗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 服务介绍
    • 专家团队
    • 科普宣传
    • 环境设施
    • 联系我们
  • 科研创新
    • 科研动态
    • 临床研究
    • 三名工程
    • 重点专科
    • 博士后工作站
    • 科研平台
    • 临床试验机构
    • 伦理委员会
  • 教学培训
    • 信息公告
    • 院校教育
    • 毕业后医学教育
    • 继续医学教育
    • 临床技能培训及会议中心
  • 湾区融合
    • 跨境直通救护车
    • 香港长者医疗券
    • 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
    • 医健通
    • 深圳市卫健医院评审评价研究中心
    • 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
    • 港澳药械通
  • 就医指南
    • 预约挂号
    • 就医须知
    • MDT诊疗模式
    • 常见问题
    • 医保物价
    • 便民服务
    • 医院导航
    • 交通指南
    • 病人关系科
    • 健康宣教
  • 医院公告
    • 院务公告
    • 门诊公告
    • 采购公告
  • 党群园地
    • 党建动态
    • 清廉阵地
    • 工会之家
    • 青春驿站
    • 巾帼风采
  • 人才招聘
当前位置: 首页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预约服务

病人约章

就医指南

交通指南

投诉与建议

Tel: +86-755-86913119

E-mail: pro@hku-szh.org

咨询与服务

深圳:0755-86913388 (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8:00-17:30;周六、周日8:00-12:30,14:00-17:30;公共假期除外)

香港:+852-67053932

+852-53089332(服务时间:周一到周五 8:00-12:30,14:00-17:30;周六、周日及公共假期除外)

E-mail: imc@hku-szh.org

联系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白石路与侨城东路交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日

08:00-12:30,14:00-17:30(法定假期除外)

国际医疗中心动态

09/28

2025

总是被吐槽“目中无人”?可能是白内障惹的祸

       有没有发现,最近看东西好像总隔着一层“哈气”?红的绿的都不鲜亮了,像手机屏幕开了护眼模式,黄不拉几!最要命的是晚上,对面的车灯一照,好家伙,眼前直接开启“星光散射”特效,路都看不清!别总怪自己“老眼昏花”,这可能是白内障在给你悄悄加滤镜呢!别笑!你以为白内障是老年人的“专利”?熬夜冠军、机控、户外工作者…对,说的就是你!速来对号入座!白内障是个啥?       把我们的眼睛想象成一个超高级的照相机,眼睛里的晶状体,就是相机的镜头。年轻的时候,这个镜头又透亮又干净,咔咔拍出来都是高清大片。但随着年龄增长、或者某些意外伤害(比如磕碰、紫外线晒太多),这个“镜头”就开始老化、变混浊了!就像相机镜头长了霉斑,或者永远蒙上了一层雾、一块毛玻璃,光线进不来,世界就“糊”了。 这就是白内障。主要症状(快来自查)       视力“佛系”:看东西模模糊糊,像活在磨砂玻璃后面。色彩“性冷淡”:看啥都泛黄,鲜艳的红领巾都觉得旧旧的。晚上变“瞎子”:夜间视力暴跌,对面车灯一照简直原地爆炸。老花“回光返照”:突然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清手机了!别高兴太早,可能是白内障在“作妖”,让晶状体变厚,阴差阳错“抵消”了老花。谁容易中招?(不止是老年人)       资深玩家:年龄是头号杀手,躲不过的自然规律。阳光勇士:紫外线是隐形杀手!长期户外工作/运动不戴墨镜的,你真的很“勇”哦。糖分爱好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白内障会来得更早更猛。熬夜冠军:长期作息紊乱,眼睛提前“过劳”。高危打工人:眼部受过外伤,或长期用含激素的眼药水。药水没用,手术是唯一答案划重点: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一种眼药水或药物被证实能治愈白内障!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神药,都是在交智商税!手术,才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       目前,针对白内障,主流的方式是 “超声乳化手术” 。简单说就是:在眼睛上开一个超级迷你的切口(只有2-3毫米!),伸进去一个超细的探头,用超声波把混浊的“旧镜头”(晶状体)“突突”成乳糜状吸出来。然后再植入一个崭新的、高清的、甚至带功能的人工晶体。表面麻醉 ,滴个眼药水就行,全程清醒但无痛。手术10分钟左右,还没刷完一个短视频就好了。第二天就能看清,不影响正常生活。深圳市眼科医院曾琨主任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为眼科患者看诊       别让一层“雾”,隔开你和生活的精彩。世界这么清晰,你值得看得更清楚!信息来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医学部部分图片使用AI生成国际医疗中心眼科医学部咨询电话:0755-86913388或扫码添加国际部预约二维码.

09/24

2025

【重要】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正式恢复服务通知

尊敬的患者朋友: 台风“桦加沙”强度逐渐减弱并远离我市,深圳市气象台已将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降级。按照深圳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通知,我市于2025年9月24日16时起在全市范围内解除“五停”(停工、停业、停市、停运、停课)措施。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将于2025年9月25日起正式恢复服务。您可通过以下咨询方式预约就诊时段,就诊时请留意天气和交通安全,合理安排行程。急诊、住院服务正常开展,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2025年9月24日.

09/23

2025

重要通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台风期间就诊须知

尊敬的患者朋友:      根据《深圳市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2025年1号),我市于2025年9日23日18时起在全市启动防台风和防汛一级应急响应。9月23日下午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五停”,其中14时起停工、停业、停市,20时起停运。     为保证广大就诊患者的安全,港大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于9月23日15:00暂停门诊、体检、预约服务;急诊、住院服务正常开展。停诊期间,如遇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医疗帮助,请直接前往我院急诊科就诊。后续就诊安排将根据市三防指挥办另行通知执行。     非急症患者建议避开台风期就诊,确需就诊请先评估天气和交通情况,确保安全再前往。     台风袭来,安全第一。给您带来的不便之处,敬请谅解。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2025年9月23日.

09/11

2025

光明未来 双星护航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 & 深圳市眼科医院白内障专家联袂巨献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眼科与深圳市眼科医院权威合作,整合两地顶尖专家资源,汇聚超十万台手术经验,集临床精湛技术、科研创新及国际视野于一体,为您提供从常规到疑难复杂白内障的一站式、个性化高端诊疗服务。五星专家汇聚,双院强强联手(排名不分先后)冯其高 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近40年白内障专研,累计完成手术超十万台,精通复杂白内障及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刘欣华 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擅长各类疑难复杂白内障手术,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领域具深厚造诣。曾琨 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精通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及复杂晶状体手术。孙良南 主任医师深圳市眼科医院专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与多功能人工晶体植入。任亚琳 主任医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顾问医生多年眼科临床经验,精通各类眼科手术,尤其擅长各类类型白内障手术,提供高水准个性化治疗方案。精准医疗·顶尖技术融合我们以领先设备与跨院协作为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疗”:1、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更小创伤、更快恢复;2、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一并解决白内障、近视、远视散光、老花,重塑优质视觉;3、复杂病例处理:对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等疑难白内障具备丰富手术经验;4、精准术前评估:依托先进影像科技,为每位患者定制手术方案;5、高端人工晶体选择:提供多焦、连续视程、散光矫正等多种功能性晶体;6、双院无缝协作:专家团队联合诊疗,流程高效顺畅就医体验全面提升。国际医疗中心·优势服务1、三语服务(英/粤/普)+国际保险直付,港澳与外籍人士安心首选;2、全球顶尖手术设备+全系列高端晶体,同步国际技术标准;3、预约制、一对一导诊、独立手术室、VIP病房--全程尊贵体验。联系我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开启清晰新“视”界!电话:0755-86913388(深圳)+852-67053932、+852-53089332(香港)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8:00-17:30周六、日 8:00-12:30,14:00-17:30(法定假日除外).

08/06

2025

8个“养眼”运动,你挑哪个?暑假带娃动起来!

       暑假一到,娃的眼睛是不是也开启了,无规律作息?黑眼圈比熊猫还浓……这个暑假,咱不当“宅家近视党”,一起解锁“护眼运动王者”!      眼科专家如是说——近视防控适合选择能让眼睛远眺、放松睫状肌,且对眼部压力较小的运动,优选推荐户外运动。坚持户外运动是防控近视的有效方式之一,建议每天保证1-2小时户外时间,让眼睛多接触自然光和远方景物。      打羽毛球能防“电子沉迷”?放风筝是“视力外挂”?连发呆看云都能攒“护眼积分”!科学护眼,快乐加倍!快跟着小编一起解锁“不费眼”运动清单,8个“养眼”运动随便选,让你的眼睛开启“度假模式”吧!No.1 跑步     跑步在开阔的户外进行,目光需不断关注远方路况,能有效放松眼部肌肉,同时阳光照射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No.2 骑行     骑行时,眼睛需要注视前方道路,留意周围交通状况和自然景色。根据不同距离和景物不断调整焦距,有助于锻炼眼睛调节能力,同时骑行时的微风让身心放松,心情愉悦。No.3 登山/徒步     登山过程中,视线在脚下山路和远方风景之间不停切换,既能看近进行细节观察,又能远眺放松,使眼部肌肉得到充分活动和调节。行走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视野开阔,眼睛可以自由地眺望远方,欣赏周围的山水景色,让睫状肌得到充分休息,减轻眼疲劳。No.4 打羽毛球     来回飞动的羽毛球,吸引着目光跟随飞舞,眼睛需要跟随球的快速移动调整焦距,锻炼眼部调节能力,户外环境更利于近视防控。No.5 打乒乓球     乒乓球,球体小、速度快、落点变化多,打球时眼睛需随时关注小球轨迹,视线高速切换,频繁调节焦点,能有效缓解视疲劳,锻炼睫状肌。 No.6 打篮球     运动员在场上不断奔跑、传球、投篮,远近视角快速切换,有助于锻炼眼肌的协调性。而且篮球运动通常在开阔的户外场地进行,充足的光线和较大的空间能减少用眼负担。No.7 踢足球     户外足球场地青草茵茵,场地开阔,球员需要时刻观察场上局势,追踪球和队友、对手的位置。眼睛快速反应,同时也能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No.8 放风筝     放风筝时,眼睛会自动跟随风筝切换为远视模式,可减轻睫状肌紧张,有效缓解眼疲劳、放松眼睛。同时在户外开阔空间进行,玩耍的同时能充分享受自然光照。国际医疗中心眼科医学部咨询电话:0755-86913388或扫码添加国际部预约二维码.

07/25

2025

中医科贾竑晓教授七月出诊安排

贾竑晓教授       国家中医神志病重点学科和专科学术带头人,第七届、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中医睡眠情志病领域享有盛誉。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医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教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登峰人才。       贾竑晓教授在国内较早开展早期精神病识别干预工作和人格解体的识别干预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建立“精神症状五神藏辨治体系”,在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前驱期、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形成特色,擅长用益肾平肝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前驱期,升阳开郁治疗抑郁症,益阴调阳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调肝魂强肺魄治疗精神障碍,养阴清热减毒法治疗精神药物不良反等,并取得显著疗效,对全国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先后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各级课题3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主编著作8部,获得国家专利2项,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牵头制定和发布行业指南和专家共识13项。贾竑晓教授七月出诊安排:贾竑晓教授 出诊时间:2025年7月28日(周一)下午、7月29日(周二)上午、7月30日(周三)上午(以具体安排为准)。       贾竑晓教授是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志病领域的领军人物,拥有北京大学精神病及精神卫生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双学位,并师承多位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医和西医皆有较高学术造诣。      他深耕临床30余年,创建 “精神症状五神藏辨治体系”,将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神经心理学深度融合,开创了中西医结合辨治情志病的新模式。贾竑晓教授核心学术专长:1. 从五神藏理论治失眠       将失眠分为“入睡困难”“睡眠轻浅”“早醒多梦”三大类,分别对应心、脾、肺、肾、肝的脏腑功能失调,并精准配伍经典方剂(如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等),临床疗效显著。 2. 从五神藏理论辨治情志异常       创建了“精神症状五神藏辨治体系”,总结出升阳开郁法治疗抑郁症、益肾平虑法治疗焦虑障碍、养阴调阳法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五运六气防治心境障碍复发、调肝魂和强肺魄治疗各种情志异常,在相关情志疾病的中医治疗中形成特色且有较好疗效。       典型应用:针对抑郁症“肾阳郁遏”,以温肾解郁方(菟丝子、川芎等)升发阳气;针对躁狂症“阴虚火炽”,以清肝镇魂方(石膏、珍珠母等)平衡阴阳。 3.擅用经方从方机相应治疗内科妇科等各科杂病       在继承妇科国医大师柴松岩、内科国家名老中医王文友和王焕禄临床经验基础上,深研经方,在方证相应基础上,从方机相应拓展经方应用范围,擅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和皮科等各科杂病,常取得很好疗效。4.中西医协同增效       针对难治性精神疾病(如难治性抑郁症)和精神药物药物不良反应,采用中药减毒增效,如联合针灸缓解抗抑郁药导致的肥胖、闭经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临床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30%以上药物反应不佳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预约方式:▪ 咨询电话:0755-86913388▪ 预约门诊:预约国际医疗中心中医科门诊 ▪ 出诊地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门诊V栋1楼 ▪ 温馨提示:首次就诊可提前咨询,登记相关信息后可进一步安排 .

07/24

2025

港人腰疾疼痛如“刀扎” 在深圳成功“翻修”

       饱受腰椎间盘突出症带来疼痛折磨的香港患者李生(化名),在外院腰椎手术后,症状短期内复发加剧,近日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脊柱外科通过椎间孔镜微创手术,重获“无痛人生”。腰部“刀扎般”疼痛港人深圳寻医遇转机           港大深圳医院脊柱外科吴太林医生接诊李生后,发现其腰间有一道5cm的手术刀口,原来李生在2025年1月因为剧烈腰痛伴左下肢“刀扎般”疼痛,行动严重受限,站立和坐下都十分困难,在外地医院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接受了传统的腰椎开窗手术。       术后疼痛稍有减轻,但很快症状复发且持续加重。      李生告知他尝试过多种保守治疗方式,但左下肢疼痛依然如影随形,毫无缓解迹象。     “我嘅朋友见到我咁样,就建议我去深圳试下,其实第一次手术之前我就好想来深圳睇医生,身边朋友一直推荐,但嗰阵时我已经痛到完全行唔到路。”。六月底,李生转赴港大深圳医院脊柱外科问诊。          脊柱外科吴太林医生接诊李生后,经过详细专科查体和仔细阅片后告诉李生:“腰4/5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很明确,进行椎间孔镜手术可以解决你的疼痛问题。”      随即将他的病历和脊柱外科范德刚副顾问医生讨论,李生终于看到转机。侧方入路巧避粘连“雷区”局部麻醉手术实时“体验”          范德刚副顾问医生曾在全国知名的大型三甲医院任职,从事骨科工作30余年,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脊柱常见及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全面评估李生病情后,范德刚副顾问医生说:“患者经过一次后路腰椎手术,术后神经粘连严重,不仅极大增加本次手术难度,更面临极高的神经损伤风险。”针对此难点,团队制定出周密规划:果断放弃原后路入路,采用侧方入路,开一个约1cm的微小切口,犹如精准导航般巧妙“绕开”神经粘连的“雷区”。          7月初上午9时,范德刚副顾问医生团队为李生精心制定的手术方案——局部麻醉下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正式开展。局部麻醉下李生全程保持清醒。“这次手术感受很特别,起初还有一点紧张,手术中能感受到医生们的谨慎操作,也能听到专业对话,后面就不担心了。”范德刚副顾问医生(右)和吴太林医生(中)在手术过程中       手术圆满成功,历时约两小时。术后,李生无需放置引流管,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尝试下地走路。经过脊柱外科护理团队规范、多维度康复管理,李生手术次日便顺利出院了,困扰多时的剧痛已几乎消失。李生感慨地说:“原以为在手术室可能是麻药的功效所以不痛,没想到术后几天依旧没有什么痛感。从痛到坐立难安,到手术室就能轻松站立,这样的变化像梦一样。”重视脊柱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脊柱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范德刚副顾问医生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可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如症状较轻时可卧床休息,理疗、牵引等减轻椎间盘的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的回纳,症状严重时则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他提醒市民,保持良好的坐姿和运动习惯,尽量避免或延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出现。术后,范德刚副顾问医生为李生查体,李生恢复良好       “病人为先”是港大深圳医院的理念,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汇聚了国际国内骨科医学专家,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和学科领域专业技术,为大湾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和人文服务,不断提升湾区居民的健康福祉。.

07/22

2025

眼球突出≠天生大眼!警惕这种‘伪颜值福利’"

       当甲状腺功能失调时,你的眼睛可能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免疫风暴",眼球逐渐突出,眼皮无法闭合,视物重影甚至视力骤降...这很可能是甲状腺相关眼病(TED)在作祟!什么是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又称Graves眼病),是甲状腺功能异常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在成人眼眶疾病中发病率居首位。当甲状腺功能紊乱时,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眼眶组织,导致眼球周围肌肉和脂肪组织炎症性增生,引发一系列眼部病变。       作为甲状腺疾病的"连锁反应"之一,TED不仅影响外观,更可能威胁视力功能,需早期识别与干预。据统计,约25%~50%的甲亢患者会并发此病,由于早期症状易被忽视,许多患者延误了治疗。有约5%-6%的患者发展为严重的眼眶疾患,表现为进行性突眼、严重的软组织征、体积增大和肌肉病变,给患者带来外貌上的改变,眼睛功能的退化,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治疗新路径       传统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对眼球突出症状、视力恢复及复视的改善作用有限。近年来,随着对甲状腺眼病(TE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药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2020年,美国FDA批准替妥尤单抗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TED)。2025年3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药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获批上市。       作为一种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抗体,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是中国目前唯一获批能够逆转甲状腺突眼的无创突破性疗法,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眼病(TED)患者采用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治疗24周后,突眼回退≥2mm的应答率达到85.8%,相关炎症和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显著改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获授牌       2025年7月5日,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粤港澳甲状腺眼病协作组在广州正式成立。该协作组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牵头组建,汇聚粤港澳三地甲状腺眼病精准诊疗领域32家专业机构,为助力粤港澳合作提升状甲状腺眼病研究和诊治水平搭建起新平台。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凭着在甲状腺眼病诊治领域扎实的技术积累和规范化诊疗能力,获授牌成为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粤港澳甲状腺眼病协作组成员单位。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眼科将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医疗协作,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为甲状腺眼病患者提供从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个性化治疗的一站式、高水平诊疗服务。.
第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

  • 就医指南
  • 港大深圳医院《病人约章》
  • 港大深圳医院“十大家规”
  • 了解更多医德医风

香港大学医疗系统

香港大学

深圳卫健委

香港大学医疗系统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14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粤ICP备13014042号-1  粤公网安备440300020063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