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骨折40次的“瓷娃娃”站了起来!感谢这位香港来的深圳医生

来源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发布时间 :2017-10-20
有一群孩子,天生就是“玻璃骨”,他们患上了成骨不全症,又被称为“瓷娃娃”。
 

8岁的怡怡就是一位“瓷娃娃”,过去的七年当中,她全身已经骨折近40次。有时候晚上睡觉,也会因骨折而大哭。


20171024103924_1588.jpg

 
怡怡的妈妈心想,女儿肯定一辈子都走不了路,只能在床上瘫痪一辈子了。
 
就在这个家庭陷入绝望的时候,她们知道了港大深圳医院有办法。经过治疗,在支具的帮助下,如今怡怡已经能站起来,走路也不成问题。
 
在帮助过孩子们的医院团队当中,来自香港的儿童骨科医生杜启峻功不可没。

明明在香港是稳定的中产
非跑到深圳当忙碌的医生

2017年8月底,在挪威奥斯陆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成骨不全症大会上,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儿童骨科顾问医生杜启峻的治疗方案获得了专家的肯定。
 

在过去5年,几百名中国内地的“瓷娃娃”在他和团队的帮助下站了起来。


20171024104013_2989.jpg


杜启峻是治疗成骨不全的香港专家,2012年港大深圳医院开业后,他应邀来到这里,负责儿童骨科,成立了中国南方唯一的成骨不全治疗中心。

他开始每周都在深港两地“跑”,既是香港医生,也是深圳医生。
 
在前往奥斯陆参加国际成骨不全症大会之前,杜启峻休了年假,带家人到欧洲旅游,弥补平时因为工作繁忙而减少的陪伴。
 
成骨不全症是一种影响骨骼发育的先天性遗传疾病,按人口比例计算,广东省有患者七千人左右。

20171024104036_6522.jpg
▲根据成骨不全患儿下肢制作的3D模型,双腿已弯成“盘腿”状

港大深圳医院成为南方的成骨不全治疗中心之后,全国的病人都慕名而来,杜启峻自然负起重担。工作量随之增加,一周有4天在深圳工作。在工作日,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8点赶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晚上8点回到家。
 
这种“忙碌”是5年前的他无法想象的。此前他供职于香港公立医院,从家到医院,只需5分钟的车程,一周内,两天的门诊量是60位病人,手术量不超过10台,有丰厚的收入,生活稳定。

来深圳工作后,他惊叹,每天都有手术,病人多了很多,团队现在一天的门诊量比过去一周还多了一倍。
 

但他仍然很兴奋,“可以有机会了解内地的医疗环境,也把国外学习的技术带到内地,服务更多内地病人。”


20171024104626_9664.jpg


▲2015年,杜启峻团队帮助来自贵州农村的6岁“瓷娃娃”小峰站起来。(羊城晚报记者王磊 摄)

半夜赶回深圳手术
他还要感谢患者

有一次,杜启峻半夜接到来电,一位成骨不全小女孩股骨颈骨折。小女孩的手术必须在骨折后6小时内完成。如时间延误,或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杜启峻连夜从香港的家中赶回港大深圳医院为小女孩手术。
 
凌晨1点,杜启峻进入手术室。为确保手术顺利,在手术前,杜启峻特意与国际知名专家交流新的治疗方案。手术非常顺利。

手术结束时,已是凌晨5点。正是这次手术,让杜启峻在治疗上有了新突破,2017年年底,他将在国际医学刊物中发表了这一成果。
 
“很感谢病人,他们提升了我的能力。” 杜启峻说,来内地,让他接触到全国各地的患者和文化,还和很多患者成为了朋友。


20171024104227_0692.jpg


更大的收获还有他的团队,如今,该团队日趋成熟,人才梯队逐步成形。

在国际成骨不全症大会上,治疗方案受到专家肯定,这也给他的团队打了“强心针”,坚定他坚持的心。
 
“我也有想过放弃。”杜启峻说,“但看到患儿有站起来的希望,我想再坚持一会。”至今,他做了两三百台矫正“瓷娃娃”变形骨骼的高难度手术,患儿从瘫坐到站立,这让他体验到成就感。

医者的责任心也是坚持的理由,“跟进病情和发展,对于医生、患儿、家属都是好事”,他把更多的时间留在深圳,给患者信心。

为帮助更多的患者,今年,港大深圳医院作为联合主办方,为第五届瓷娃娃全国病友大会提供义诊,杜启峻推动慈善机构加入到帮助行列中。

20171024104250_1260.jpg


“我不是只看病的医生,我还能推动社会关注这一群患者。”此外,他在全国各地推动多学科合作的治疗方案,“这是我的使命。”
           

回望深港两地工作的这5年,付出和收获相伴,杜启峻说,他既是香港医生,也是深圳医生。


资料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郑健阳 摄影李博
视频来源: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百业百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