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延续“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至2025年3月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医卫局)今天(3月7日)公布,“支援粤港澳大湾区医院管理局病人先导计划”(先导计划)会延续至2025年3月31日,以便利合资格的香港医院管理局(医管局)病人可继续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港大深圳医院)接受资助诊症服务。
自先导计划2023年5月10日推出以来,截至今年1月底,已有近4000名预约了医管局指定专科门诊或普通科门诊复诊的病人(合资格病人)参加先导计划,他们每次于港大深圳医院接受资助门诊诊症服务只需缴付人民币100元诊金,余下费用差额则由先导计划资助。
港大深圳医院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曾进行病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参加先导计划的病人中,近60%为65岁或以上长者。另外,96%的参加病人常居于广东省,其中约60%现居于深圳。超过90%参加先导计划的病人均满意港大深圳医院的服务,并认为先导计划能便利他们在内地复诊,免却舟车劳顿往返香港。
考虑到先导计划能有效照顾相关病人经常复诊的需要,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将先导计划延长一年,由今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合资格病人可继续于港大深圳医院接受资助诊症服务。
香港医卫局局长卢宠茂教授表示︰“政府一直致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医疗合作,为居于或频繁往来大湾区城市的香港市民提供更多便利。除了先导计划外,政府上月公布把七间位于大湾区的医疗机构纳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让合资格的香港长者日后在大湾区使用长者医疗券时有更多服务点选择。各试点医疗机构预计今年第三季起会陆续展开相关安排。”
“此外,因应行政长官《施政报告》提出要善用大湾区医疗服务,医卫局将会选定有殷切需求且风险较低的医疗服务,计划在合适的大湾区医疗机构为香港市民策略性采购有关服务,以纾缓香港公立医院服务压力,缩短市民轮候时间。有关详情落实后,我们会尽快公布。”
与此同时,为更有效支持使用大湾区跨境医疗服务的香港市民,香港“医健通”应用程序稍后亦会推出新功能,以协助有需要的香港市民获得更连贯和全面的医护服务。
卢宠茂教授强调︰“长远而言,香港医卫局会继续密切审视各项大湾区医疗合作措施的进展,除了会适时检讨先导计划等安排的成效外,亦会继续加强与内地的医疗合作,以贡献国家‘健康中国’策略。”
延长先导计划的安排与首阶段的相同,合资格病人每次接受港大深圳医院指定门诊诊症服务需缴付人民币100元诊金(经香港医管局核实的指定享有豁免医疗费用人士除外),余下诊症费用差额则由先导计划资助,上限为人民币2,000元,有关资助的使用期以2025年3月31日为限。先导计划的资助诊症服务范围同样涵盖香港医管局提供的主要专科及普通科门诊服务,包括麻醉科(只包括痛症科门诊)、心胸外科、临床肿瘤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内科、神经外科、产科、矫形及创伤外科(骨科)、儿科及外科。然而,偶发性疾病、住院或日间住院及急症室服务则不包括在内。
现时正参加先导计划病人的资助额均一律会于今年3月31日到期。因此,有关病人应检视其资助额余额,并按临床需要考虑于三月底前使用。
现正参与先导计划的合资格病人如有意参与延长计划,可照常通过现行途径向港大深圳医院预约诊症,但必须在接受资助诊症服务前,于港大深圳医院填妥确认继续参与的声明。病人如无意继续参加计划,并希望返回香港在医管局的专科或普通科门诊复诊,可向港大深圳医院提出。港大深圳医院会根据病人的临床需要,转介他们回香港医管局的相应门诊预约跟进。
至于从未参与先导计划的合资格病人,或曾参与该计划但需要更新个人资料的人士则可自4月1日起向港大深圳医院申请参加。
巿民如需了解先导计划的详情,可浏览港大深圳医院网页(www.hku-szh.org/index.html),也可致电香港医管局(电话:(+00852)2300 7070;服务时间:星期一至五上午9点至下午6点;公众假期除外)或港大深圳医院(电话:(+86)0755-86913101;服务时间:星期一至五上午8点至下午12点半及下午2点至5点半;公众假期除外)查询。
新闻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略有删改。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3/07/P2024030700236.htm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