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早产儿互助会:有爱,有未来——相信拥抱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早产儿认知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到了有效的救治,然而,早产儿的成长之路仍然充满挑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早产儿全球报告》,平均每十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早产儿。随着我国早产儿发生率正处于上升趋势,每年约有100万左右早产儿出生。
为倡导人们更多关注早产儿的生存与发展,采取有效行动,降低早产导致的疾病与死亡风险,2012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将每年11月17日设立为世界早产儿日。
我国卫健委妇幼司在2016年将“有爱,有未来”设立为关爱早产儿的永恒主题,旨在呼吁全社会关爱早产儿及其家庭,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促进母婴健康。
2024年世界早产儿日宣传口号为“有爱,有未来——相信拥抱的力量”。
什么是早产儿?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有的胎龄甚至小于28周,称之为超早产儿。
早产宝宝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生后一路过关斩将,如呼吸关、喂养关和感染关等,关关都对于早产宝宝和医护人员充满了挑战。
2024年11月17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科第九届早产儿互助会以“有爱,有未来——以爱为舟,共游生命之海”为主题,邀请二十一组早产儿家庭共137人参与了在门诊一楼中庭举办的本次世界早产日主题公益活动。
早产互助会合照
早产互助会将那些经历过相似挑战和困难的父母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面对并战胜育儿过程中的种种难题。早产儿家属们通过分享彼此的心路历程,互相汲取力量,相互给予对方鼓励与支持。他们传递的不仅仅是育儿经验,更重要的是那份无畏挑战、坚定信念的精神力量,让每一位处在困境中的父母都能感受到来自大家的温暖与关怀。他们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NICU医护团队一起,共同为了宝贝们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新生儿科部门主管兼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顾问张宝贤教授,新生儿科副顾问黄海波主任,新生儿科副顾问徐晨光医生,产科胡凤欣护士长,NICU薛银护士长等出席活动,同时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科顾问医生兼儿科医学部党支部书记张谦慎主任因参加2024年度的CHNN峰会无法现场和我们共同参与活动,只能在峰会现场远程连线支持活动。
张宝贤教授、Benzies教授、黄海波主任、徐晨光医生、胡凤欣护士长、NICU薛银护士长活动合照
张宝贤教授致辞:“早产儿前行的每一步,皆需我们家长那无私而深沉的爱,以及坚定不移的支持。家长不仅是爱的传递者,更是我们医护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众多早产儿历经风雨洗礼,却以顽强生命力绽放光芒。我们期盼在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早产儿都能享有高品质的照护。诚然,路途坎坷,挑战重重,但有各位家属的携手同行,这必将成为可触可及的愿景。”
张谦慎主任致辞:“我们的目标是寻找适用于标准化的FICare内容和实践,为全国各地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与家长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与支持。希望将我们小朋友和家长做的很好的部分与大家分享,同时学习其他国内外医院好的做法带回给我们的团队和家长。”
撰稿:林纯 审核:张谦慎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