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与消化肿瘤科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2025-01-23

鼻咽癌、头颈部肿瘤:

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行榜全国第12名

(耳鼻咽喉科学,主要科技成果:耳鼻咽喉头颈恶性肿瘤)

医疗团队工作目标

整合跨学科诊疗的优势(头颈肿瘤外科、口腔外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康复科、营养科等),与来自不同学科的专家一同合作,为各类型和分期的头颈肿瘤患者提供最先进的诊治方案、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最优诊疗方案。治疗可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或多种疗法的组合。综合治疗方案旨在提供国际一流的治疗效果及快速康复水平。

高难度与优势技术:

1、放射治疗中心配置3台全球领先的直线加速器及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提供螺旋断层放疗(TOMO)、适形调强精确放射治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图像引导的调强放疗(IGRT)、自适应放疗(ART)等精确放疗技术。

2、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核素治疗、最佳支持治疗。

3、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重建手术;开展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颌骨精确重建手术。

4、颈动脉爆裂出血治疗:对头颈肿瘤累及颈动脉致破裂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等世界性难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延长了生存时间。

5、美容切口手术:利用各类美容整形切口进行腮腺肿瘤、颌下腺肿瘤、颈部肿块切除手术,满足了患者对美容的要求。

6、鼻咽癌挽救手术:包括内镜、上颌骨外旋、机器人切除鼻咽部病灶。

顾问团队:

国际知名的李咏梅教授、吴伟棠教授(头颈部肿瘤放射肿瘤学专家)、国际知名的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医生如陈汝威教授、苏宇雄教授等;三名工程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麦海强教授、孙颖教授、加拿大多伦多玛格莉特癌症中心Brian O’Sullivan教授(头颈部肿瘤放射肿瘤学教授、外科学教授)、Sophie Huang(放射肿瘤学),香港大学邝丽云教授、李浩勋教授、蒋子樑教授(临床肿瘤学与放射肿瘤学);徐志渊顾问医生(放射肿瘤学)等。

诊疗范围

位于头颈部的肿瘤,如喉癌、舌癌、扁桃体癌、舌根癌、下咽癌、鼻咽癌、腮腺癌、皮肤癌、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等。



消化道肿瘤(肝胆胰与胃肠肿瘤):

亚专科引进临床与转化、基础研究领域世界知名的学科带头人。蒋子樑教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玛嘉烈医院及犹太总医院接受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海外培训。主要专长包括肝胆胰恶性肿瘤及直肠癌的综合诊疗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相关研究经费数百万港币,联合肝胆外科、介入诊疗科专家在肝癌序贯经动脉化疗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癌切除术后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START-FIT试验)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是首个将免疫治疗和SBRT联合治疗肝癌技术、近距离放疗技术治疗直肠癌患者、姑息放疗技术治疗肝癌的医生,确保安全、有效的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更好地将世界领先的最新技术运用于医疗机构,服务于社会大众,提升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水平。

特色优势及重点技术项目:

在全球首次报告免疫治疗和SBRT联合治疗肝癌的系列文献,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大超过了晚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将姑息性放疗技术治疗肝癌,即应用放射方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病灶,达到减轻痛苦、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效果。团队同时开展ICG联合功能影像引导下的肝癌精准放疗、生物标记物引导下的个体化的精准放疗、表观遗传药物和新型免疫治疗肝癌、人工智能功能影像引导下的肝癌精准放疗。

鼻咽头颈.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