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科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2025-06-26

超声医学科简介:

      现有医生46人,护士1人,规培医生24人,医疗辅助人员20人。科室主任许晓华教授,副主任刘力教授。团队成员构成: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2名,主治医师23名、住院医师7名。多名骨干医生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声分会、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分会、深圳市医学会超声分会等各级专业委员会学术任职。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3人。

      随着近年来高水平医院的建设,科室在医教研管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科室管理团队秉承绿色医疗理念,以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病人满意度。近5年超声医疗服务数量逐年递增,2023年全年超声医学科总服务量近37万人次。超声医学科住培基地每年招收住培医生6-9名,在全院二级学科排名靠前,至今已经有数十名住培医生顺利毕业,主要服务于三级医院。作为深圳大学、暨南大学等研究生培训基地,有数名研究生顺利毕业。超声医学科作为医学影像部主要成员,获得2022年度医院卓越团队银奖,及2023年度医院CQI银奖。近年来开展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个,省市级、院级科研项目数个,每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近5年科室每年主办省市级专业学术会议数项,包括省级继教《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肌骨超声高峰论坛》、《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介入超声精准诊疗研讨会》,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博影鹏城》系列沙龙等,在大湾区享有一定影响力。科室定期选派医生到国内高水平医院进修学习。



服务团队

     超声影像专业实施统一管理模式,设腹部及浅表小器官组、心血管组、妇产组、超声介入造影组、健康体检组五个专业学组,每组由一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亚专业组组长,负责专业学组的学术项目及专业组的重点疑难病例会诊,协同医院各个临床科室积极开展各项新方法、新技术。科内拥有国内外先进的中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34台,总共使用临床科室超声诊断仪共57台。

     科室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超声造影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幅提升了我科在造影领域的水平,并得到临床科室的好评。2020年8月正式开设超声介入门诊,介入门诊量及超声造影工作量稳步增加,不断提升超声科在疑难病例超声造影诊断的水平,并于2021年初开展超声引导下肿瘤热消融治疗。

就医须知

     常规超声流程:

1、超声医学科是一种基于超声波(超声)的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使肌肉和内脏器官包括其大小、结构和病理学病灶可视化。产科超声检查在妊娠时的产前诊断广泛使用。

已明确需要检查超声的患者需先预约相应专科门诊看诊开单后再到预约超声。

2、超声预约有两种方式:现场预约及线上预约;暂未开通线上预约的超声检查:心内、外科门诊所开的心脏彩超、18岁(含18岁)以下的心脏彩超检查、所有产科彩超检查、超声介入(包括穿刺、造影、注药等)、盆底彩超的检查项目,需往门诊超声前台人工预约。

3、就诊当天请凭预约好的检查申请单在超声前台登记取号,等待叫号完成超声检查。 

4、检查当天超声患者无需预约超声号,需预约专科门诊看诊号,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结果综合诊疗方案。 

5、检查完成后一个小时内凭叫号条码(本院病人号条形码)到全院自助终端机打印报告,打印有效期限为30天,过时需重新打报告请①到门诊便民中心亦可打印超声报告;②工作日到住院便民服务中心(住院部B栋负一楼)进行打印。

超声介入门诊的诊疗范围及特色:

一)常规介入诊疗:

1.穿刺活检项目:浅表淋巴结、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体表包块、胸膜及外周肺组织、肝脏肿块、肾脏组织、女性盆腔肿块等穿刺活检

2.置管引流项目:胸(腹)腔积液穿刺置管引流、囊肿抽液和置管引流、心包腔积液穿刺引流、腹腔脓肿置管引流术、胆道梗阻置管引流等

3.超声造影诊断:包括静脉内及体腔超声造影方式;涵盖全身多个器官及组织的占位性病变,子宫输卵管、左心及右心声学造影等。

(二)肌骨介入诊疗

1.关节滑囊注射:关节腔积液抽液治疗、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注射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注射治疗、神经卡压注射水分离治疗、梨状肌注射治疗等

2.疼痛阻滞:周围神经疼痛阻滞治疗、星状节神经阻滞治疗等

3.特殊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冲洗及抽吸治疗、扳机指A1滑车松解治疗等

4.局部针刀剥离松解治疗:针刀松解治疗高尔夫球肘、针刀松解治疗足底筋膜炎、针刀松解治疗肌筋膜疼痛、针刀松解治疗髂胫束摩擦综合征、针刀松解治疗钙化性肌腱炎等

(三)肿瘤消融治疗

甲状腺结节消融,子宫肌瘤消融,肝癌消融,乳腺结节消融等。

(四)其他:

任何具有需要超声介入诊疗的临床症状,可经我科介入超声专业医师评估后,再行进一步诊治。



2022年影像大合照2.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