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疼≠矫情!血液科团队解锁成人无痛骨穿:成年人也可以被温柔对待
2005年,一位国外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特殊请求,悄然埋下了一颗医疗创新的种子。但患者术后那句"要是能完全感受不到疼痛就好了"的感叹,却深深烙印在血液科王钧医生心中。十余年后,当王钧医生加入港大深圳医院血液科团队,终于为“无痛骨穿”技术迎来春天。
在传统认知里,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术往往与"疼痛" "恐惧"划等号。尤其对于成人患者,这种心理负担更因社会角色的期待而被放大——"成年人要坚强"的观念,让许多患者在面对骨穿时选择默默忍受。
这一理念的落地,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精诚协作。
血液科与麻醉科许学兵主任团队、手术室卢立锦护士长团队展开了多次流程推演。从麻醉方案的精准制定,到穿刺环节的优化设计,从术中生命体征的实时监测,到术后复苏的无缝衔接,每个细节都经过反复讨论。
2024年10月,首例成人麻醉下无痛骨穿在港大深圳医院顺利完成,标志着这项血液科优质医疗服务技术正式进入临床实践。
32岁的H女士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之一
作为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她需要进行骨髓活检监测有无骨髓纤维化。此前两次局部麻醉下骨穿因均为疼痛导致失败的经历,让她对这项检查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我对疼痛超级敏感,尽管我是护士,但穿刺一开始就不自主叫出声,医生不得不终止操作。"
2024年10月,当得知港大医院血液科开展无痛骨穿技术后,H女士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在麻醉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整个穿刺过程仅用了12分钟。
原来真的像主任说的美美的睡了一觉,可以一点都不疼。"如今,她不仅定期来院接受检查,还主动向其他患者分享自己的经历。
另一位香港患者张先生的故事同样动人
得知自己血小板增多需要进行骨穿及骨髓活检时,他第一时间预约了港大深圳医院的麻醉下骨穿。"在香港就听说这里有无痛骨穿技术,"他说,"醒来后确实感觉就像睡了一觉,完全无痛,颠覆了我对骨穿的认知。"
麻醉下骨穿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患者感受上,更体现在医疗质量的提升。传统骨穿中,患者因疼痛产生的身体反应(如肌肉紧张、体位移动)可能导致取材不完整,需要二次穿刺。
而在麻醉状态下,患者肌肉松弛、体位稳定,医生可以更从容地获取高质量标本,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对于医生而言,这也是一种"双向减负"。"以前穿刺时,我们既要关注操作精准度,又要安抚患者情绪。现在有了麻醉科团队的支持,医生可以更专注于骨髓活检技术本身。患者的信任也让我们更有成就感。"
一年来,港大深圳医院已为多位成人患者实施了麻醉下骨穿。这项技术不仅在深圳本地获得认可,更吸引了来自香港、广州、东莞等地的患者。“我们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打破'医疗必须伴随痛苦'的固有认知,"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流程,降低费用,让更多患者受益。同时港大深圳医院血液科也在探索构建更完整、舒适化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
港大深圳医院血液科这十几年,让“骨穿”不再是一场需要“忍痛”的考验,在这里,成人可以暂时卸下“勇敢”的盔甲,像被温柔以待的孩童般,体验现代医学最本真的模样——疼痛,本不该是诊疗的“必选项”。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