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三名工程”项目揭牌 2019年计划开展成人及儿童活体肝移植服务
11月3日,2018肝移植论坛暨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卓越肝脏移植团队”揭牌仪式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举行。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郑国彪、深圳市红十字会副秘书长李波等嘉宾出席此次活动。
港大深圳医院计划在5年内引入全套香港大学团队在活体肝脏移植领域的成功经验及技术,在深圳开展成人及儿童活体肝脏移植,力争成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成人及儿童活体肝脏移植治疗的中心之一。不仅在临床服务,也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平,让患者“大病不出深圳”。
这也是港大深圳医院继呼吸内科、骨科、临床肿瘤中心和生殖医学中心之后,引进的第5个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项目团队。
“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卓越肝脏移植团队”揭牌仪式
引进团队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成人肝右叶移植
香港大学肝脏移植中心于1991年起在香港开展肝脏移植服务。1996年,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成年人肝右叶移植。2000年,开展了亚洲首次劈离式肝脏移植。
在过去的20多年中,香港大学肝脏移植中心由范上达教授和卢宠茂教授带领, 在活体和尸体肝移植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截至2017年12月,香港大学肝脏移植中心已经进行了1353次肝脏移植,包括614次尸体供体肝移植和739次活体供体肝移植。其中,最年轻的肝移植接收者是一个半月的婴儿,年纪最大的是72岁的长者。病人移植后五年生存率达到93%。同时在肝胆、胰腺手术和肝移植领域发表了超过750篇的同行评审的论文,超过300篇是在肝移植领域。
2005年,香港大学肝移植团队因其在肝右叶活体移植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务院和科技部授予的国家科学和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3年,获教育部授予自然科学一等奖。
卢宠茂教授是国际知名的肝胆外科及肝移植专家,他在成人活体右肝移植的前瞻性科研及临床工作成果,在肝移植领域引起重大革新,发表SCI论文累计超过430 篇。卢教授在肝移植手术的创新、肝移植物损伤和肿瘤复发机理的探索、预防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抗病毒和免疫治疗、以及大型规范化前瞻性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2010年-2011年,卢宠茂教授担任国际肝脏移植学会主席,是该学会首位当选主席的亚洲人。他也是香港外科学会副主席和香港移植学会主席。为了表彰卢宠茂教授对公共服务的重大贡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12年委任他为太平绅士, 2016年授予他铜紫荆星章。
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此次引入的“三名工程”团队成员,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袁国勇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肝移植中心医学主任Francis Yao教授等。
肝移植论坛嘉宾合影
港大深圳医院“六大诊疗中心”之一
揭牌仪式现场,由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副主任郑国彪,中国工程院院士、树兰医疗总院长郑树森教授,广州军区总医院霍枫教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肝移植中心医学主任Francis Yao教授、港大深圳医院常务副院长王鹏飞等共同为“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卓越肝脏移植团队”揭牌。
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于2012年医院开业后陆续开展了门诊及住院服务,致力于为深港及周边区域民众提供高标准的临床服务,包括肝胆胰腺疾病的外科手术及各种内镜微创治疗,现有住院床位60张。肝移植门诊已开设2年,服务于外地肝移植病人的随诊及提供肝移植咨询。其器官移植中心也是港大深圳医院“六大诊疗中心”之一。
目前肝胆胰外科已经常规开展除肝移植以外的所有肝、胆、胰、脾手术,包括胃肠镜、ERCP、电子胆道镜等,提供肝癌除移植外所有包括切除、射频、放射治疗、介入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全方位所有治疗手段,病人术后2年以上无瘤存活率超过70%。常规开展多学科诊疗(MDT),并以此为基础开设肝癌门诊,提供肝癌筛查、早期诊断、手术方案制定、肿瘤降期及介入、放化疗治疗选择的“一站式”服务。
肝胆胰外科主管张丹图副教授,亦是香港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香港大学外科部临床副教授。目前肝胆胰腺外科团队共有成员12人,其中香港专家6人。
6年来,肝胆胰外科在临床服务上取得快速发展,门诊量、出院病人数、手术例数均逐年快速增长。2017年肝胆胰外科门诊同比2016 年增加12.5%。2017 年肝胆胰外科出院人次,同比2016 年增加30.0%。
2017年肝胆胰外科共完成手术1100余台,同比2016年增加14.8%。其中,肝脏精准切除手术为科室优势之一,连续2年的肝脏切除手术量超过100,稳居深圳前列。所有肝切除手术连续两年保持零死亡率记录,手术输血率低至3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8%,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已开展世界先进的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ALPPS)18例。最近的一例ALPPS手术完成于2018年5月10日。一名经体检发现肝脏有肿物的中年女性来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医生团队从这位病人的肝脏肿块追踪到其胰腺上也有肿块。在为病人进行穿刺检查后,精确诊断病人患有罕见的神经内分泌瘤,并且病人有手术治疗的机会。
按照常规,这位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应当接受两次手术,分别切除肝脏和胰脏的肿瘤。但是,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在仔细评估病人情况后,设计了一次切除两处肿瘤的手术方案。为了确保病人安全,在手术前8周,病人先在医院接受了门静脉栓塞(PVE)手术,医生采用介入的方法,让病人的左肝体积长大了60%。为后续的大部分肝脏切除奠定了基础。2018年5月10日,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团队为汪女士进行了“右半肝+尾状叶+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一次性切除了汪女士肝脏和胰腺的肿瘤。术后,汪女士恢复良好,术后13天康复出院。
市民将获多项优质医疗服务
当病毒诱发肝衰竭和肝癌,相关疾病往往导致死亡,这时的肝脏移植就成为一个可行却又必须的选择。肝脏移植是最为精细、复杂的腹部手术。
同时,由于尸肝供体的严重短缺,促进了活体肝移植(LDLT)的广泛开展。成人活体肝移植比尸体肝移植手术操作更加复杂。香港大学肝脏移植中心采用的成人供体的右半肝肝移植已受到国际同行的认同。
儿童肝脏移植因为其管道细小,难于吻合而具有极高的手术要求。加上患儿腹腔狭小及供肝的短缺,往往需要进行劈离式移植或者活体肝移植。
这项“三名工程”引入后,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计划于2019年起,开展成人活体肝脏移植服务;计划于2019年下半年起,开展儿童活体肝脏移植服务。未来,还将进一步开展肝癌患者的肝移植服务及降期/辅助治疗。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医疗服务。
除开展临床服务外,港大深圳医院肝胆胰外科还将在肝移植适应症方面开展研究,尤其是小儿肝移植手术技术攻关及围手术期管理的科研项目;追踪肝脏移植的国际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派遣科室人员前往国际及国内知名的肝脏移植中心进修。
微信公众号
智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