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男子突发心梗致心脏破裂6-8mm,多学科团队携手“鬼门关”抢人

来源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发布时间 :2020-10-22

心脏是人体中需要血液量非常大的一个器官,它在给全身供血的同时自身也需要血液供应,心脏上共有3条冠状动脉,只要其中任何一条冠状动脉发生堵塞(即心肌梗死),就会迅速导致局部的缺血、坏死。而心脏破裂是心梗引发的一种致命并发症。


前不久,48岁来自东莞的范先生(化名)即不幸突发心肌梗塞致心脏破裂,幸运的是,他被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 )急诊科收治,并经该院ICU、心脏外科、心内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临床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科、物理治疗部、神经内科等多学科团队携手开展一系列救治,现已安全从“鬼门关”回来。


患者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力量。自2012年7月开业,港大深圳医院即大力推行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 )针对某一疾病进行临床讨论会,从而制定出治疗方案。2019年6月,医院正式开放多学科联合门诊。同时,医院未来二期建还将打造多学科中心,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多学科专家组为依托的诊疗模式有机结合,保障患者能够得到最规范化的诊疗方案,造福深圳市民。

 

东莞48岁男子突发胸痛

疑心脏破裂

 

48岁家住东莞塘厦镇的范师傅尚在年富力强的阶段,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患上这个凶险的病。8月26日下午两点,他在工作的过程中突然感觉胸闷胸痛,以为只是小毛病,便随便去药店买了张膏药外贴在胸口。凌晨时间准备入睡,在去上厕所的途中妻子听到“噗通”一声,只见范师傅已经昏厥在厕所门口。


妻子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当镇上的救护车赶至家中时,范师傅已经苏醒过来了,但依旧唇色苍白大汗淋漓,胸痛不止。送至当地医院抢救后,初步诊断为急性心梗,已伴有心包积液,怀疑心脏已经破裂。主刀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告知范师傅妻子,现在只有送到大型三甲医院做心脏外科手术,才可以救回她丈夫的性命!


通过联系转诊,患者被紧急送到港大深圳医院急诊科,范师傅的妻子跟随救护车,一路忐忑地从东莞来到深圳福田。

 

半小时两次心肺复苏,穿刺引流血流不止

心脏破口6-8mm,心脏修补是唯一办法

 

8月27日早上七点到达港大深圳医院时,范师傅已陷入深度昏迷状态,并出现心脏骤停、血压监测不到、颈静脉怒张等危急情况。急诊科联手心内科医生迅速展开抢救,半小时内进行了两次心肺复苏,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升压药维持血压等措施,以维持病人生命体征,一次又一次从“鬼门关”抢人。


20201116095414_5735.png

图一:心包穿刺时,图片箭头所示处可见明显心包积液及凝血块,右心室近心尖处似可见1-2mm回声中断。


   


随后将患者直接转入ICU重症监护中心,由ICU及心脏外科医生继续抢救,经诊断后,疑右心室侧壁心尖部有小破口同时伴有心包腔积液填塞。在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师精准定位引导下,心脏外科副顾问医生张浩迅速开展心包穿刺引流,血压和心率很快恢复,颈静脉压力也明显降了下来。然而,心脏的破口始终有血液不断涌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仍然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需要ICU医护人员谨慎地持续控制心包穿刺引流量。


经ICU、心脏外科、心内科医生开展多学科协作讨论,同时与家属沟通病情后,决定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以维持患者生命。由于患者心包填塞情况越来越严重,随时可能造成心脏再次停跳,ICU医护人员在抢救的同时,还要分工明确地熟练操作ECMO上机流程,最终,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达到稳定状态,为等待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


现在,只有通过心脏外科手术将破裂的心脏修补好,才是范师傅唯一活命的机会。


下午5时许,刚从另一台胸腔镜瓣膜置换手术下来的心脏外科魏民新教授到达ICU,此时,手术室医护及麻醉医生已在患者床旁做好术前准备。当手术刀划开患者皮肤,电动锯破开胸⻣,电刀分离前纵隔,搏动无力的心脏显露出来。根据心脏超声提示的位置很快找到破口,只见6-8mm的破口之中鲜红的血液还在持续不断涌出。在助手的配合帮助下,魏民新教授一手抵住破口、一手精巧缝合,手术没有应用体外循环,全程心脏不停跳,两小时后顺利完成。


20201116095522_5116.png 

图二:左图箭头所示位置为心脏破口,右图所示心脏心包片修补后,已无出血。



60-80%心脏破裂患者即刻死亡 

多学科协作“鬼门关”抢人

 

“心脏破裂属于非常凶险的病情,60%~80%心脏破裂患者可即刻死亡,幸运的是该患者破裂处不大且为右心室游离壁破裂,对于能存活至到达医院的就诊患者,应尽快地明确诊断,而进行手术止血及心脏修补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心脏外科魏民新教授介绍。


由于患者病情过于凶险,导致术后患者产生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左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多种症状,将持续在ICU住院观察。在此期间,ICU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胸肺物理治疗,必要时联系临床微生物感染控制科会诊进行抗感染治疗。


来自香港的ICU主管唐泽君教授是参与本次救治的主要成员之一,“急诊心脏破裂患者在ICU治疗期产生多种术后器官功能障碍,曾多次召集不同专科包括心脏外科、骨科、物理治疗部、神经内科、心内科、临床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多学科会诊,同时行胸腔穿刺引流、纤支镜吸痰治疗、急诊胃镜、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小腿骨筋膜室切开减压+VSD引流等多重治疗。类似这样的危急重症案例,只有具有迅速准确的反应、精湛高超的技术、强大专业的多学科协作团队,才能通力合作救治成功。”她说。


术后34天,范师傅已基本脱离危险转入普通病房,由心脏康复团队持续监测并进行康复治疗。从各项化验检查指标来看,患者精神体力各方面已经逐步好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可以转入下一级医院继续做康复治疗。“如此严重的病情能获得成功救治已属极端幸运。其实,患者在发病前只要定期做好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就可以避免发生如此更严重的病情。如果一旦发生胸痛症状,要尽快拨打120急救,送到最近的胸痛中心定点医院救治。”心脏外科张浩副顾问医生介绍。

 

港大深圳医院大力推行MDT多学科模式

二期建设将打造多学科中心

 

2012年7月开业以来,港大深圳医院即大力推行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即针对某一疾病进行临床讨论会,从而制定出治疗方案。2019年6月,港大深圳医院正式开放包括肺结节多学科门诊、鼻咽癌多学科门诊、母胎多学科门诊在内的多学科联合门诊,现已成功帮助多位患者。


以肺结节多学科门诊为例,它是由胸外科门诊联合呼吸内科、肿瘤科、放射科等各科专家、同时还有来自美国和中国香港的顶尖专家组成,通过整合各专业高级技术力量,实现医院资源共享。主要针对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结节患者、肺结节患者难以明确诊断或面临多种治疗选择的患者,组织会诊开展讨论,快速并有效地对肺结节进行评估及鉴别诊断,从而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连续性的诊疗方案。


同时,医院未来二期建设将打造多学科中心,基于多学科会诊模式的多学科联合门诊是医学发展的趋势,MDT模式在打破学科之间壁垒的同时,可以有效推进学科建设,实现各科资源和优势的最大化整合,提高诊治质量;从患者体验的⻆度来说,建设多学科中心的最大好处是,患者无须反复挂号多个科室便可体验‘一站式’检查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多学科专家组为依托的诊疗模式有机结合,将保障患者能够得到最规范化的诊疗方案,为深圳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20201116095710_8694.png

图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