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力衰竭?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2022-04-21

一、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以5~6升/分的速度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身体的各个器官及组织(包括大脑、肺、肝、肾、四肢等),都需要血液中的养分和氧气来濡养。

当心脏负荷加重或心脏肌肉损伤时,心脏就像一只弹性减退的皮球,收缩和舒张能力均减弱,泵血功能降低,以致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各个器官及组织的代谢需要,同时器官及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地回流到心脏,我们就称这种状态为心力衰竭。它可由此产生一系列缺氧和淤血的表现。

顾名思义,心力衰竭就是心脏功能极度减弱,它是任何心血管疾病发展到晚期都可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引起心力衰竭发生的基础心血管疾病有:

1、冠心病

2、高血压病

3、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

4、心脏瓣膜病

5、肺源性心脏病

6、风湿性心脏病

7、贫血、甲亢等


二、警惕心衰的“蛛丝马迹”

1、低于正常活动量时即感胸闷、气促或心慌。

2、总尿量减少,夜尿相对增多,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

3、卧位性干咳。病人夜间躺平后即出现干咳,坐位咳嗽减轻或消失。

4、夜间突然憋醒或伴有喘息。睡眠后大约1~2小时,突然憋醒或伴有呼吸急促及喘息,坐起30分钟或更长时间方能缓解。

5、夜间不能完全平卧。平卧即感胸闷气短,且需垫高枕头或取半卧位方才舒适。

6、咳痰。开始吐白色痰,量比较少,而后吐大量白色泡沫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并伴有口唇或面色青紫、大汗淋漓、喘息等症状。

7、全身静脉回流不畅或静脉淤血,胃肠道及肝肾淤血。如颈部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脾肿大,下肢或全身浮肿(一按一个“坑”),或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


三、如何自我判断心功能

按心力衰竭发展的程度,即病人胜任体力活动的能力,一般可将心功能分为四级: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症状。

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但中等体力活动时,如常速步行 500~1000米或登3~4层楼即出现以上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微体力活动如日常家务劳动、缓慢步行300~400米或登二层楼即出现以上症状。

IV级:不能胜任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症状。

  • 6分钟步行试验

6分钟步行试验是一种运动试验,它是通过对患者运动耐力的检测,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方法简单易行:在一平坦地面上,量出一段距离,来回行走6分钟后,计算自己的步行距离进行结果评估。步履缓急可根据自己的体能而定。如出现体力难支或气促、胸痛症状,可暂时休息或中止试验。

根据患者的步行距离划为4个等级:1 级少于300米,2级为300~374.9米,3级为375~449.5米,4级超过450米。级别越低心功能越差。达到4级者,可以说心脏功能接近或达到正常。


四、诊断心衰需要做何检查

1、超声心动图:是心力衰竭诊断中最有价值的检查。其作用包括:(1)从心脏结构上诊断心包、心肌或瓣膜疾病。(2)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病人LVEF<40%时一般认为具有左室收缩功能不良。

2、血浆脑钠肽(BNP)和其前体N端BNP(NT-proBNP)浓度测定:血浆BNP浓度的升高和左室收缩功能的降低相关。动态监测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助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和评估患者的预后。

3、胸部X线:可发现心脏扩大和肺淤血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肺部感染。

4、心电图:可发现以往发生的心肌梗死、左室肥厚或心律失常。

5、其他检查用于寻找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如冠状动脉造影判断是否冠心病引起的心衰;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价有无存活心肌等。

6、心脏核磁共振检查:对特殊病因如心肌炎、心肌淀粉样变、结节病等导致的心力衰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鉴别水肿心肌、存活心肌和纤维化心肌,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五、哪些药物可以降低慢性心衰的死亡率?

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心衰呢?有些老病人可以胸有成竹地说出“强心、利尿、扩血管”的顺口溜。诚然,地高辛、利尿剂和消心痛等药物可以改善病人的症状,使之感觉“活得更好”,但并没有使病人“活得更长”,因为这些药物并不能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近年发现,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的药物可以提高生存率,并使扩大的心脏缩小,最终改善心功能,控制症状。它们包括: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培哚普利、雷米普利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坎地沙坦等。

3、血管紧张素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如沙库巴曲缬沙坦。

4、β受体阻滞剂:如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等。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依普利酮。

6、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然而,这些真正有效的药物初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而且它们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不断地调整剂量,直到药物达到充分、有效的剂量,病人的病情才可长期维持稳定。

因此,对心衰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以下2点非常重要:

1、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定期复查,由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加减药;

2、所用药物一旦有效就要坚持规律用药,不可随意停用。


六、让你的心脏跳得更协调有力――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部分心衰病人存在心脏不能同步收缩的现象。一旦心脏在收缩时丧失了房室间、左右心室间甚至左心室局部之间的协调运动,心室的收缩功能就会减弱,从而影响心脏的整体做功。

心脏的再同步化治疗则用一种植入式起搏器向心衰病人心脏的左右心室发出电脉冲信号,帮助左右心室同步协调收缩,使心脏更有力、有效地将血液泵至全身。研究表明,使用CRT之后,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并且可以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


七、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治疗——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心源性猝死是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即使是心功能稳定的左室功能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亦非常高。心源性猝死是由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引起心脏搏动过快,致使心肌颤动,从而不能有效泵血,导致突然发生、进展迅速的死亡。而且大多数心源性猝死发生在院外,抢救成功率极低,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仅为5%,在中国甚至不到1%。

已有充分证据表明预防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措施为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ICD可有效治疗突然出现的危险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当心力衰竭患者突然出现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时,ICD可通过超速抑制或放电除颤,终止心动过速,从而挽救患者生命。


八、急性心衰发作时的家庭急救

慢性心衰患者一旦出现活动耐量下降,甚至严重时在夜间熟睡时突发呼吸困难而被憋醒、喘息、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咳出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这就是最常见的心脏急症之一,系急性左心衰竭,必须及时抢救。

首先,呼叫120。在等待120的同时,让病人取坐位,松开领扣、裤带,双下肢随床沿下垂;若病人无力久坐时,要将病人扶起,背后垫些衣物,使之呈半卧位。此时不要慌忙、随意搬运病人。

第二、家中若备有氧气,立即给病人吸氧。

第三、这类病人往往神情紧张、烦躁不安,使其尽量镇静。

第四、家中如备有血压计,测量病人血压、心率。若血压不低于90/60mmHg,可给病人服用1~2片消心痛或硝酸甘油。

第五、120到来时,带好就诊卡、既往病史(包括胸片、心电图和血生化检查报告)及平日服用药物,协助将病人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


九、心衰患者的健康处方

-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行支架植入术等。

- 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快过量等。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控制水分的摄入,限制钠盐,每天少于5克,忌腌制食品。

- 多食蔬菜及水果,防止便秘,戒烟酒,避免进食过饱。

- 合理活动与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活动,以不出现胸闷等不适为宜,保证充足睡眠。有条件者在专业的心脏康复中心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

- 严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或更换药物,若漏服药物,再次服药时不可补服。

- 每日监测体重和尿量。患者应每日晨起在排尿、便后监测体重,每日测量时的条件(如穿衣多少)保持一致。如一日内体重增加0.5公斤,提示液体在体内潴留。

- 定期心衰专题门诊随访,长期服用利尿剂时,注意检查电解质、肾功能。


十、定期随访

目的是便于医生根据您的临床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以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1、一般性随访:每1个月1次,内容包括:①评估您的基本状况: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容量负荷及体重变化,饮酒、膳食和钠摄入状况,以及药物应用的剂量、依从性和不良反应。②体检:评估肺部啰音、水肿程度、心率和节律等。

2、重点随访:每3~6个月1次,除一般性随访中的内容外,应完善心电图、生化检查、BNP/NT-proBNP检测,必要时做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温馨提示

出院后第1、3、6、12个月需返回我院心衰门诊复诊,以后每年均需回心衰门诊复诊1次。

我院心衰门诊开诊时间:每周一、三下午,需挂心力衰竭专科门诊号。


分享到